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苏丹徒磨盘墩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
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磨盘墩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28公里,地属丹徒县大港公社。遗址北面约550米即长江,其东面2公里是出土"宜候矢(皀殳)"的烟墩山,其西南1公里为母子墩西周铜器墓。1982年春,我们在此发掘88平方米,
作者
张祖方
严飞
周晓陆
机构地区
南京博物院
丹徒县文管会
出处
《考古》
1985年第11期985-989,1059-1060,共7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丹徒
磨盘
印纹硬陶
青铜器
遗址
周墓
江苏省
图版
西周
青瓷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0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270
1
徐良高.
考古发现所见楚文化在东南和西北方向的进退[J]
.三代考古,2018,0(1):140-148.
被引量:1
2
杨楠.
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J]
.考古学报,1999(1):23-72.
被引量:23
3
施劲松.
我国南方出土的带铭文青铜礼器及其认识[J]
.考古与文物,1999(2):38-44.
被引量:3
4
江小角.
桐城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J]
.文物,1999(4):89-91.
被引量:6
5
谷建祥,林留根,王奇志.
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J]
.文物,2000(9):42-54.
被引量:20
6
林留根,王奇志.
江苏镇江市左湖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0(4):12-31.
被引量:9
7
任相宏.
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J]
.考古,1998(9):26-35.
被引量:27
8
朱献雄,王博华.
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J]
.考古,1998(2):18-24.
被引量:22
9
施劲松.
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J]
.文物,1998(10):47-54.
被引量:21
10
徐中舒.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5-7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2
1
石奕龙.
周代吴民族与各族的经济关系[J]
.民族研究,1986(6):48-55.
2
肖梦龙.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
.东南文化,1990(5):165-173.
被引量:4
3
刘建国.
论土墩墓分期[J]
.东南文化,1989(Z1):96-115.
被引量:33
4
林忠干.
福建出土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J]
.东南文化,1989(Z1):116-126.
被引量:6
5
刘建国,张敏.
论湖熟文化分期[J]
.东南文化,1989(1):58-72.
被引量:15
6
王根富.
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J]
.华夏考古,2001(1):50-62.
被引量:9
7
叶文宪.
论吴墓与吴器——兼论吴文化的兼收并包和多元杂糅性[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93-100.
8
郑小炉.
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J]
.考古,2007(9):67-77.
被引量:6
9
张敏.
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J]
.文物,2010(1):61-72.
被引量:12
10
张爱冰.
铜陵谢垅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
.东南文化,2009(6):68-7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9
1
王学森.
江淮地区曲柄盉的源流与功能探研[J]
.形象史学,2022(1):3-17.
2
黄一哲.
烟墩山一号墓与吴国早期历史[J]
.三代考古,2023(1):207-220.
3
唐锦琼,牛煜龙.
长江下游地区商周时期城址的考古学观察[J]
.三代考古,2023(1):179-193.
4
韩炳华.
关于两组与“师雍父”有关青铜器的辨伪[J]
.三代考古,2018,0(1):518-526.
被引量:1
5
吴桐,邹冠男.
从墓葬等级看浙北两周社会及其变迁——浙北平原中小型土墩墓的统计研究[J]
.古代文明辑刊,2021(1):100-112.
被引量:1
6
李哲.
芜湖古今名义源流考[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1):64-66.
被引量:1
7
王宏.
再论江苏武进淹城出土“牺匜”的定名问题[J]
.东方博物,2021(4):42-46.
8
易敏彦.
石室土墩一室多墓的几个问题[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37-47.
9
陶磊.
萨满主义与吴越文化:理解吴越的一种方式[J]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26-135.
被引量:5
10
杨楠.
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J]
.考古学报,1999(1):23-72.
被引量:23
1
刘建国.
宜侯矢簋与吴国关系新探[J]
.东南文化,1988(2):94-101.
被引量:12
2
徐苏.
镇江:甲骨文研究领风骚[J]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2(7):74-75.
3
尹焕章,罗宗真.
江苏丹徒葛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记[J]
.考古,1957(5):18-24.
被引量:2
4
陈小三.
长江中下游周代前期青铜器对中原地区的影响[J]
.考古学报,2017(2):175-204.
被引量:11
5
郝建文.
五代王处直壁画墓[J]
.河北画报,2010,0(2):36-41.
6
刘建国,刘兴.
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银器窖藏[J]
.文物,1982(11):15-27.
被引量:36
7
张懋熔.
殷周青铜器埋藏意义考述[J]
.文博,1985(5):43-47.
被引量:3
8
华国荣.
湖熟文化与土墩墓关系试析[J]
.东南文化,1990(5):361-363.
9
肖梦龙.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J]
.考古与文物,1996(6):16-28.
被引量:13
10
商志,唐钰明.
江苏丹徒背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释证[J]
.文物,1989(4):51-56.
被引量:15
考古
198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