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语言的地方色彩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考察、研究《红楼梦》语言的地方色彩,对于理解这部巨著的内容,欣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于这部著作的校订、注释工作,乃至对考证这部著作后四十回的续补者等等,都可以提供有用的资料。
作者
王世华
出处
《红楼梦学刊》
1984年第2期157-178,共22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关键词
红楼梦
地方色彩
下江官话
北方方言
方言现象
庚辰本
曹雪芹
扬州
语言
林黛玉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25
1
康莉.
从“甄嬛体”热看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靠近及其自身的缺失[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1-2.
被引量:5
2
杜纯梓.
柳宗元诗文中的湘方言词笺注五例[J]
.云梦学刊,2004,25(4):113-114.
被引量:2
3
秦一民.
《红楼梦》里吴语多[J]
.红楼梦学刊,1999(4):221-230.
被引量:1
4
王仁铭.
《红楼梦》后四十回未必不是曹雪芹写的[J]
.江汉学术,1998,29(1):16-22.
被引量:1
5
严明.
《红楼梦》风俗描写的特点[J]
.红楼梦学刊,1998(4):138-147.
被引量:7
6
陈继征.
《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续作[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2):71-75.
被引量:3
7
张卫东,刘丽川.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语言风格差异初探[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1):8-14.
被引量:13
8
曹清富.
《红楼梦》后四十回决非曹雪芹所作——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虚词、词组及回目之比较[J]
.红楼梦学刊,1985(1):281-312.
被引量:7
9
黄霖.
《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续[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4):70-76.
被引量:5
10
杨荣祥.
近代汉语否定副词及相关语法现象略论[J]
.语言研究,1999,19(1):20-28.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0
1
蒋超.
浅析《红楼梦》中薛宝钗与刘姥姥的礼貌用语[J]
.汉字文化,2023(22):92-94.
2
宋莉华.
方言与明清小说及其传播[J]
.明清小说研究,1999(4):36-49.
被引量:7
3
汪大昌.
从《儿女英雄传》看近、现代汉语“把”字词组的发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5):10-13.
4
薛志霞.
《红楼梦》语音现象考察[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46-49.
5
欧阳伟.
现代汉语方言写作试论[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48-51.
6
胡文彬.
《红楼梦》的方言构成及其演变——兼谈《红楼梦》方言研究与校勘中两种值得思考的倾向[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9-106.
被引量:21
7
汪维辉.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词汇差异[J]
.古汉语研究,2010(3):35-40.
被引量:15
8
高旼喜.
《红楼梦》韩译时面临的难题--以“文化空白”为中心[J]
.红楼梦学刊,2010(6):283-306.
被引量:5
9
周晓琳.
想像与还原——清代中前期小说关于三大都城的叙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20-28.
被引量:1
10
丁小豹.
“夯货”之“夯”音义考[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70-73.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龚漪璞.
《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方言翻译策略分析[J]
.译苑新谭,2019(2):115-120.
被引量:1
2
郭丹曦.
《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述论[J]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0(1):212-233.
3
李咏慧.
论《红楼梦》的诗词之美[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35-236.
4
汪楠.
浅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J]
.汉字文化,2023(3):147-149.
被引量:1
5
姜波.
浅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色[J]
.汉字文化,2022(11):69-70.
被引量:3
6
朱萍.
从戏曲语词异文看《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J]
.红楼梦学刊,2021(2):73-85.
7
姚委委.
莲池书院中华文化资源韩译研究[J]
.商情,2019,0(38):180-180.
8
陈鹏录.
《何典》研究回顾与展望[J]
.商洛学院学报,2008,22(6):27-30.
被引量:1
9
吕启祥.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试说文彬治“红”[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0-94.
被引量:5
10
胡文炜.
《红楼梦》后四十回“因袭模仿前人”辩说[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96-100.
被引量:3
1
李巍.
凸凹:文学的怪物[J]
.文学自由谈,1999,0(2):154-154.
被引量:21
2
王秀杰.
语言的河流[J]
.芒种,2012(1):64-68.
3
宋莉华.
方言与明清小说及其传播[J]
.明清小说研究,1999(4):36-49.
被引量:7
4
张丙钊.
从《水浒传》的语言看作者的籍贯问题[J]
.明清小说研究,1985(2):65-94.
被引量:1
5
李敬泽.
无声的写作?[J]
.作品,2004(3).
6
胡明.
从续补《红楼梦》、改写《水浒》说到《金瓶梅》的出版[J]
.文学评论,1985(5):107-111.
7
孙晓东.
高鹗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9-20.
8
周晓云.
论明清《西厢记》的改编和续作[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8):51-52.
9
黄以明.
赠别(外一首)[J]
.青年文学,1994,0(5):67-67.
10
闲闲.
戏说“平衡”[J]
.杂文选刊,2003,0(11):30-30.
红楼梦学刊
198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