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笔剑无分同敌忾”——记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时的《签名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珍贵革命文物——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时的一个《签名轴》,在失落十六年之后,重又回到了我的手里。 正如新华社报道中所说:“这件文物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的一次重要的活动”。它既显示了当年在党领导下革命进步文化人的团结一致,又显示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和其后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是特殊斗争条件下的产物。
作者
翁植耘
出处
《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领导
周恩来
革命文物
政治部
郭沫若
进步文化
委员会
文化界
宣传工作
重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1
徐庆全.
回忆录的学术标准[J]
.中国新闻周刊,2009(11):79-79.
被引量:1
2
曾禾.
抗战文化统战工作的堡垒——三厅和文工会[J]
.红岩春秋,2005(4):38-41.
被引量:3
3
翁植耘.
《签名轴》点滴[J]
.四川文物,1986(4):62-63.
被引量:1
4
李萱华.
郭沫若与陈布雷[J]
.郭沫若学刊,1996(1):78-81.
被引量:1
5
俞兴茂.
引用回忆录 必须再核实[J]
.中国图书评论,2005,28(5):68-69.
被引量:1
6
徐定宝.
试论统战文化[J]
.宁波通讯,2006(6):56-57.
被引量:4
7
杨胜宽.
郭沫若文化抗战的历史评价[J]
.郭沫若学刊,2005(4):1-8.
被引量:3
8
王培民.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全面解读新时期统战文化内涵[N].联谊报,2006-12-16.
9
徐庆全.
威权史观与回忆录的写作[J]
.中国新闻周刊,2008(48):74-74.
被引量:1
10
贺善侃.
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J]
.学习与实践,2009(9):143-148.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2
1
金华.
略论重庆统战文化名人[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3):64-66.
被引量:2
2
廖久明.
回忆录的定义、价值及使用态度与方法[J]
.当代文坛,2018(1):92-10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鹿佳妮.
后记忆理论视域下的美国犹太图像回忆录[J]
.现代传记研究,2022(1):156-169.
被引量:1
2
张武军.
如何讲述1927年的文学与历史?——各种文献史料的限度与可能[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217-233.
3
王晖,艾志杰.
跨媒介语境下非虚构文学的电影改编[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0(3):16-26.
被引量:2
4
徐洪军.
回忆录的概念及其范畴[J]
.东吴学术,2020,0(1):53-59.
被引量:2
5
金华.
冰心抗战时期在渝统战事迹钩沉[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5):94-97.
被引量:1
6
杨绍军.
时空之流的个人记忆——冯友兰、金岳霖、钱穆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的回忆录[J]
.思想战线,2020,46(1):149-157.
7
廖久明.
一篇存在细节错误的回忆录——《藤野先生》论[J]
.传记文学,2021(1):146-153.
被引量:1
8
孙阳.
《张治中回忆录》及其史料价值[J]
.巢湖学院学报,2021,23(1):1-7.
被引量:1
9
孙德魁.
建党百年来重庆统战文化: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7):43-52.
被引量:2
10
武兆,胡红草.
贾樟柯的“作者”书写与文学的跨媒介融合——以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例[J]
.电影文学,2022(1):83-86.
被引量:2
1
袁振声.
鲁迅与外国语[J]
.天津师院学报,1978(3):57-59.
2
王天育.
延安革命文物[J]
.人文杂志,1981(3):2-129.
3
应必诚.
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吸取外来进步文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6):13-18.
被引量:2
4
唐见林.
郭沫若与《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回忆郭老写给父亲的三封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8(1):70-72.
被引量:2
5
蒲天彪.
浅谈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青海社会科学,2001(5):19-21.
被引量:1
6
胡朝栋.
镇远“和平村”纪实[J]
.贵州文史丛刊,1992(3):148-154.
7
马毅生.
咸同大理革命文物的收集与展示之我见[J]
.回族研究,1991(3):64-66.
8
祁龙威.
辑录太平天国文物的新成果——评《浙江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选编》[J]
.浙江学刊,1985(1):102-103.
9
革文.
英勇顽强战斗的光荣史页——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南北岱崮保卫战的革命文物[J]
.文史哲,1975(3):69-71.
10
蒋宗鲁.
回忆桂林《青年生活》[J]
.学术论坛,1981,5(6):72-73.
社会科学
198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