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宏观经济的计划管理问题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包括宏观经济计划管理和微观经济计划管理两个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宏观经济的计划管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总体进行的管理,如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消费基金的总额及其增长、
作者
宋则行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
出处
《经济研究》
1984年第6期3-10,共8页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计划管理
宏观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国民收入
最终产值
社会最终产品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综合指标体系
微观经济
协调发展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1
叶建军.
试析建国以来历次经济过热中的宏观调控[J]
.中共党史研究,2001(2):16-20.
被引量:3
2
盛美娟,刘瑞.
范式之争:中美宏观调控比较研究--以金融危机的应对为例[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143-159.
被引量:8
3
田江海,利广安.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讨论综述[J]
.中国社会科学,1981(3):97-102.
被引量:1
4
南丽宾.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调节——读《资本论》札记[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9(1):90-95.
被引量:1
5
项镜泉.
十年来综合平衡与经济结构问题的思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4(3):10-18.
被引量:1
6
熊映梧.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J]
.经济问题探索,1983(10):22-24.
被引量:1
7
吴家骏.
研究经济结构,搞好经济调整[J]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1,3(2):5-17.
被引量:2
8
刘树成.
我国五次宏观调控比较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4(9):4-7.
被引量:15
9
刘瑞.
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5):17-23.
被引量:37
10
陈东琪,宋立.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J]
.宏观经济管理,2007(2):12-1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庞明川.
新中国70年宏观调控的转型、创新与基本经验[J]
.财经问题研究,2019,0(11):3-13.
被引量:9
2
黄志钢.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演变和创新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2023(12):99-1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程霖,岳翔宇,夏艳秋.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标识性概念演进的视角[J]
.经济研究,2023,58(1):18-37.
被引量:13
2
刘淑芳,杨虎涛.
新中国70年的系统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研究[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11(3):81-113.
被引量:1
3
徐亚平,庄林.
中国特色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探索及理论贡献[J]
.上海经济研究,2021,33(7):105-114.
被引量:4
4
贺卫华,罗利远.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政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4):14-20.
被引量:2
5
庞明川,宁赋宪.
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双重逻辑及实现路径[J]
.中国经济问题,2022(1):31-44.
被引量:3
6
徐亚平,费荣荣.
新时代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与理论贡献[J]
.上海经济研究,2022(5):15-23.
被引量:3
7
吴凤娇,王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J]
.池州学院学报,2022,36(3):63-67.
被引量:2
8
王立勇.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
.财政科学,2022(11):42-51.
被引量:8
9
刘立峰,冯梦缘.
新中国投资的成就、经验和未来趋势[J]
.宏观经济管理,2024(6):14-21.
1
门晋如.
对社会最终产品和最终产值的一些看法[J]
.宏观经济研究,1983(33):19-20.
2
建立以最终产值为主的综合指标体系[J]
.宏观经济研究,1983(29):36-39.
3
贺疆.
关于最终产值问题的商榷[J]
.经济与管理研究,1981,2(5):8-10.
4
宋则行.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与适度的经济增长率[J]
.经济研究,1986,21(9):3-11.
被引量:4
5
陈征.
也谈“最终产品”[J]
.经济研究,1980,15(10):67-69.
6
程懋辉.
略论国民生产总值[J]
.当代财经,1981(2):27-33.
7
吕其鲁.
产值指标改革问题初探[J]
.中国经济问题,1986(2):49-54.
8
钱伯海,黄良文,翁礼馨.
略论最终产品与最终产值[J]
.中国经济问题,1979(6):7-12.
9
李明泉.
“科技劳动价值论”新探——兼探“超额价值”的源泉[J]
.南开经济研究,1988(6):45-50.
10
魏凤娟.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企业经济,2011,30(8):150-152.
被引量:6
经济研究
198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