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里昂惕夫反论”的诠释与答案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次战后,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学说有了很大的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种国际贸易模式,被称之为“赫-俄模式”。其基本论点是:基于生产诸要素的稀少性和其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均衡性,而且由于诸要素之间的非代替性,因而在国际贸易领域和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各国都应从事于生产和出口需要较多地耗用其供给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应进口在本国生产需要较多地耗用其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这一论点在五十年代初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的质疑。里昂惕夫在1953年9月发表的《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
作者 尤少忠
出处 《国际贸易问题》 1984年第3期33-38,49,共7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