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社、氏族、家庭——三个相递出现的历史范畴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社、氏族、家庭,是原始社会史研究中三个十分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历史范畴。随着历史资料的积累,人们对这三个范畴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明确、逐步提高的过程。现在看来,虽然这三个范畴在许多情况下相互重叠在一起,但就其形成和演变而言,它们却是相递出现、泾渭分明的。
作者
蔡俊生
出处
《学术月刊》
1984年第1期22-28,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氏族社会
亲属关系
公社
历史范畴
社会关系
亲属制度
家庭
物质关系
主导地位
婚姻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1
郑大发.
氏族、部落和民族浅见[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5(1):86-91.
被引量:1
2
沈林.
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J]
.中国教育学刊,2014(4):102-103.
被引量:24
3
徐梓.
家风的意蕴[J]
.寻根,2014(3):4-7.
被引量:32
4
黄铁苗,徐常建.
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J]
.岭南学刊,2016(2):121-126.
被引量:14
5
丁素.
关于建设家风的几个问题[J]
.岭南学刊,2017(1):34-38.
被引量:5
6
王晓艳.
以传统文化教育重拾优良家风[J]
.人民论坛,2017(25):140-14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闫闯.
家风的本质及其培育路径[J]
.重庆社会科学,2020,0(2):5-1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静,匡梦叶,李春丽.
社会生态系统论下社会组织介入家风与青少年教育的功能与路径[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3):68-70.
2
刘向宁.
习近平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溯源、科学内涵与理论品格[J]
.少年儿童研究,2020(10):73-80.
被引量:1
3
陈恩伦,马健云.
新时代导学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向与路径探寻--基于亚文化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2):1-7.
被引量:18
4
张振熙.
家风文化建设的四重价值维度[J]
.艺术科技,2021,34(19):232-234.
5
周旻.
合水县家风建设初探[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235-236.
6
邢涵.
新时代优良家风培育探析[J]
.黑河学刊,2022(3):24-29.
7
王凯阳.
中国传统家风研究综述及展望[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8):1-4.
8
张绪娥,岳才华.
我国家风建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家教,2024(6):5-17.
1
焦凤贵.
社会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吗?[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5(1):20-25.
2
林耀华,庄孔韶.
关于原始时代家族公社问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0(1):3-9.
被引量:2
3
杨恩寰.
毛泽东同志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的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1982(4):5-10.
被引量:1
4
许柏.
哲学对象概观[J]
.广西社会科学,1988(1):94-111.
5
陆云彬,苍道来.
马克思对历史必然性学说的贡献[J]
.江西社会科学,1984,4(5):108-113.
6
李怀.
再谈分工与阶级的关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3(5):5-6.
7
杨文.
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定义的意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2):10-14.
8
柴效武.
家庭本质是经济关系[J]
.社会,1984,4(2):33-34.
被引量:1
9
苗相甫.
意识与物质关系的再认识[J]
.殷都学刊,1987,8(3):67-71.
被引量:1
10
周荫祖.
试论物质的“社会形式”[J]
.青海社会科学,1984(1):76-83.
学术月刊
198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