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金融危机的根源、生成机制及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制的局部性(私人性或多样性)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或原因,由基本矛盾派生的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的矛盾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的社会性为虚拟经济的生成提供了温床和条件,占有制的局部性(私人性或多样性)把虚拟经济的气泡鼓起并膨胀起来。两种因素相互联结、相互推动,使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的矛盾生成、深化、发展并尖锐起来,结果导致一轮轮金融危机的发生。政府制定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和防范措施,只能缓解而不能铲除和根绝这些矛盾。在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矛盾的深化和发展,造成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作者 张作云
出处 《海派经济学》 2009年第3期68-79,共12页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