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范畴:合理生存方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理解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明确它的基本范畴是合理生存方式,它简明而全面地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生存方式是比物质生产方式更广义、更基本的范畴,物质生产方式应当服从于合理的生存方式。合理生存方式要求人类在人与自然循环的各中间环节中,采取能够促使人类再生存质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发展的方式。
作者
何干强
机构地区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派经济学》
2008年第3期129-132,共4页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关键词
生存方式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基本范畴
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循环
自然循环
生存质量
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1
何干强.
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必须突破[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49-52.
被引量:1
2
何干强.
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若干观点[J]
.海派经济学,2010,8(4):32-43.
被引量:9
3
何干强.
试论等劳交换市场[J]
.社会科学研究,1987(3):125-127.
被引量:4
4
何干强.
论国有职能资本支配权及其控制主体[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6-22.
被引量:1
5
何干强.
也谈企业工资目标模式[J]
.社会科学研究,1990(6):23-27.
被引量:1
6
于祖尧,杨时旺,刘志彪,何干强,蔺子荣,单东,胡钧,陈秀山,方恭温,巫继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笔谈[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3-22.
被引量:2
7
何干强.
试论在“两个转变”中扩大劳动就业[J]
.南京社会科学,1996(11):37-42.
被引量:2
8
何干强.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金融理论[J]
.高校理论战线,2005(10):32-38.
被引量:4
9
曾永珍,洪秀华.
基于产业集群的跨国经营探讨[J]
.亚太经济,2006(4):101-104.
被引量:2
10
胡岳岷.
海峡两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6(10):118-1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蔡万焕.
何干强的治学历程与经济思想[J]
.海派经济学,2012,10(1):140-166.
2
周肇光.
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1,23(2):113-12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盛磊,林宏权,刘继红.
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架构与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06-209.
被引量:7
2
张伟,李江.
山东省蓝黄两区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具体对策[J]
.时代经贸,2013,11(14):116-116.
3
陈礼丹,张文录.
基于PEST分析的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2014(21):52-53.
被引量:3
4
朱斌,欧伟强.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J]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被引量:12
5
梁卫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7(21):52-53.
被引量:5
6
陈珊,安增军.
福州自贸区背景下闽台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6):5-7.
被引量:4
7
游怡,许德玉,刘思远.
低碳经济背景下湖北省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8(21):35-37.
8
程茂滕,张路.
我国冰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审视、内涵特征与实现策略[J]
.辽宁体育科技,2024,46(2):1-7.
被引量:4
1
宋璆.
事故——安全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1,1(1):61-64.
被引量:2
2
刘泽阳.
电脑的开发利用与人类自身能力的提升[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50-50.
3
曹新.
中国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2):54-56.
被引量:16
4
申曙光.
现代灾害、灾害研究与灾害学[J]
.灾害学,1994,9(3):17-23.
被引量:14
5
张静,王东鑫,胡超,冯成洪.
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2):328-331.
被引量:5
6
梁明.
马克思的生态学[J]
.国外理论动态,2001(1):32-32.
7
陈贻安.
环境科学发展述评[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8(1):12-22.
被引量:1
8
陈凯峰.
“生态”人生[J]
.城乡建设,2012(12):87-90.
9
张坤,夏光.
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环境政策创新[J]
.环境科学动态,2000(1):1-5.
被引量:22
10
张首先.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J]
.理论与现代化,2010(1):23-26.
被引量:6
海派经济学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