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诗歌的整合性和完整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整合性和完整性是语篇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作用是保证语篇的整体连贯,突出整个语篇围绕思想理念信息展开这一事实。语篇整合性和完整性的表现手段主要有:(1)形式—语法手段;(2)语义—主题手段。本文通过对俄、英、汉诗歌的分析表明,语篇的整合性和完整性范畴理论是一种操作性强、具有普世性的语篇分析理论。
作者
李春蓉
机构地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43,共4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诗歌语篇
整合性
完整性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金肽频.
海子,活在珍贵的天堂[J]
.诗歌月刊,2009,0(3):92-94.
被引量:1
2
王凤英.
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32-35.
被引量:35
3
安利.
语篇的信息类型[J]
.外语学刊,2006(1):68-72.
被引量:16
4
Ullmann S.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1962.
5
Hendricks W.O.Essays on Semiolinguistics and VerbalArt,197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Валгина Н.С.Теория текста[M].М.:Логос,2003.
2
Гальперин И.Р.Текст как обьект лингвист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M].М.:Науа,1981.
3
Городникова М.Д.и др.Лингвнстика екста и обучение ознакомительному чтению в средней школе:Пособие для учителя[M].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87.
4
Котюрова М.П.Информативность текста[A].//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Z].М.: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3.
5
Папина А.Ф.Текст:его единицы и глобальные категории[M].М.:УРОС,2002.
6
Солганик Г.Я.Стилистика текста[M].М.: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3.
7
Шевченко Н.В.Основы лингвистики текста[M].М.:Приор,2003.
8
苏联百科词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9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
吉利恩·布朗,乔治·尤尔.话语分析[M].张治学,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50
1
唐琳.
试析语义场理论[J]
.消费导刊,2008,0(18):205-205.
被引量:1
2
杜金榜.
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J]
.现代外语,2007,30(1):40-50.
被引量:66
3
史铁强,安利.
语篇的回眸与前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4(4):45-49.
被引量:5
4
史铁强,安利.
论语篇的主观情态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1):34-38.
被引量:19
5
夏日光,夏丽芳.
莎士比亚SONNET 18的语篇衔接分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16-119.
6
鲁阿凤.
语义场理论及其篇章衔接功能[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3):41-43.
7
安利.
论语篇的语义独立片段[J]
.中国俄语教学,2009(2):21-25.
被引量:8
8
林曌.
影响颜色词翻译的因素——以中日文学作品中的“青”为例[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4):72-80.
被引量:3
9
安利.
语篇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
.中国俄语教学,2010,29(1):17-21.
被引量:4
10
张雳.
试论语义成分分析法对二语词汇能力发展的作用[J]
.学术交流,2010(5):123-125.
1
曹路漫.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小说语言[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85-87.
被引量:4
2
付晓丽.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范畴的当代价值[J]
.青年文学家,2015,0(10X):54-54.
被引量:1
3
高原.
古典诗歌中视角的叠加[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8):53-55.
被引量:1
4
邵宏.
关联理论与汉语诗歌语篇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2(13):142-142.
5
葛婧,张发祥,任龙波.
舒婷诗歌语篇连贯的意象图式分析[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19(6):88-90.
6
覃丹.
基于象似性的英汉诗歌比较研究[J]
.作家,2010(14):154-155.
7
张辉.
英汉诗歌语篇中的时空衔接断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6):100-103.
8
胡小曼.
概念隐喻视角下郭沫若诗歌语篇连贯性分析——以《凤凰涅槃》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131-132.
9
吴单丹.
从解构《清明》看译者对意图的理解及影响因素[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13-115.
被引量:1
10
王英莉.
从多模态语篇角度分析英文视觉诗歌[J]
.长城,2013,0(02X):102-103.
外国语文
201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