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楚辞》对《诗经》的意象发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们分别确立了我国诗歌发展的两条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在创作手法上,这二者又是一脉相承的。《楚辞》对《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并进一步形成了象征手法。比兴和象征的手法在后世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形成了含蓄蕴藉的文学传统。
作者
苏兆龙
机构地区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0-70,共1页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楚辞
诗经
意象
象征
比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1
王传浩,韩静.
从《楚辞》蛇意象看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发展[J]
.汉字文化,2022(12):158-160.
被引量:1
2
李香麟.
《诗经》意象在《楚辞》中的衍变[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7(5):52-54.
被引量:3
3
战鹰.
《楚辞》龙凤意象对后世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1):155-155.
被引量:2
4
吴旋.
在比较视域中看《楚辞》中的动物意象[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3.
被引量:1
5
罗建新.
楚辞意象研究综述[J]
.中国文化研究,2011(3):202-207.
被引量:3
6
王徵.
楚文化中的龙意象管窥——以《楚辞》为例[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3):3-5.
被引量:2
7
田兆元.
《天问》中动物异类相触事象考释[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3):35-36.
被引量:1
8
曹海东.
《离骚》“鸷鸟”释义之我见[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1):32-33.
被引量:1
9
孙金凤.
《楚辞》中的猿猴意象内涵及猿猴崇拜痕迹探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3):6-7.
被引量:1
10
王晓玲.
从《诗经》和《楚辞》看乌鸦意象的演变[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6):51-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周燕婷,陈亮.
《楚辞》动物意象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2023(8):53-55.
1
赵莉.
中华诗词发展与创新暨《心声集》出版座谈会[J]
.中华诗词,2009(11).
2
杨克兴.
夕阳碎影(微型诗组)[J]
.朔方,2001,0(7):53-54.
3
金肽频.
在自己的博客里尖叫(组诗)[J]
.黄河文学,2010(Z1):143-144.
4
里克特.
两条路[J]
.语文世界(上旬刊),1998(4):6-6.
5
万国庆.
一道曲折的“辙印”──从李准的创作之路看新中国文学坎坷前行的轨迹(一)[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0(2):71-77.
被引量:1
6
冯沅君.
关于中国文学史上两条道路的斗争[J]
.文学评论,1960(1):61-66.
被引量:3
7
苏静,占琦.
论路遥文学创作中的延安精神[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12):113-115.
8
刘立善.
有岛武郎文艺思想中的自我[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1):60-63.
被引量:3
9
罗立乾.
应重视前人研究《诗品》的优秀成果[J]
.许昌师专学报,2001,20(3):31-32.
10
王万祥,顾晶晶.
论王士祯的神韵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93-93.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