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聊斋志异》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人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其中有大量歌咏美好爱情的篇章,但也不乏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后者则使得《聊斋》具有了更高的思想艺术价值。《聊斋》对当时的政治弊端、科举制度的黑暗以及社会风气的颓败,都有深刻的揭露和抨击,是一部充满强烈批判精神的"孤愤之节"。《聊斋志异》所批判的社会内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抨击黑暗政治。
作者
陈洁
机构地区
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科举制度
蒲松龄
批判精神
封建社会
黑暗现实
知识分子
社会风气
腐败
功名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1
王绪霞.
《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144-147.
被引量:5
2
王保健.
《聊斋志异》中的胥吏“群丑图”[J]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3):151-153.
被引量:2
3
张新科.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J]
.文学遗产,2012(5):144-156.
被引量:18
4
何春环,何尊沛.
《史记·酷吏列传》之我见[J]
.贵州社会科学,2003(1):110-112.
被引量:2
5
张慧禾.
《聊斋志异》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3):13-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牛璐莹.
《史记》与《聊斋志异》中的酷吏形象对比[J]
.今古文创,2024(3):43-46.
1
丁帆.
卷首语[J]
.扬子江(评论),2010(2):3-3.
被引量:1
2
陈世雄.
马雅可夫斯基与现代戏剧[J]
.文艺研究,1992(4):101-106.
被引量:1
3
张舟子.
《北京文学》与汪曾祺的复出[J]
.编辑学刊,2014(5):62-65.
4
马弦.
论《还乡》中大自然描写的象征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6):64-67.
被引量:2
5
毛炳汉.
毛泽东酷爱屈原《楚辞》及其原因[J]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22-124.
被引量:1
6
孟昭连.
《金瓶梅》的谐谑因素及其喜剧风格[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54-60.
7
孙丽雪.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红柯小说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6,30(2):98-100.
8
周雅春,高建青.
放逐自我与“人的发现”——中国古代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中的个人主义观念比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97-98.
被引量:1
9
李掖平.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横谈[J]
.南方文坛,2011(6):56-59.
10
赵慧芳.
《费家的二小》:在叛逃父爱与父权中闪烁光辉[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08-112.
被引量:2
小说评论
201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