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7-208,共2页
Truth Seeking
同被引文献9
-
1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2. 被引量:75
-
2张首映.主张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J].求是,2002(13):48-51. 被引量:5
-
3张维胜.论宣传的基本特点[J].理论探索,2002(1):35-36. 被引量:2
-
4雷立成.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5(4):56-58. 被引量:6
-
5龚惠香.认清利弊前提下的主动引导——高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4):11-15. 被引量:21
-
6傅朝荣.加强宣传信息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2(8):38-39. 被引量:5
-
7唐善茂.实效性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所在[J].广西社会科学,2002(4):18-20. 被引量:4
-
8李晓明.改进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J].探索与求是,2002,0(2):16-18. 被引量:3
-
9曾坚朋,杨长征.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2):44-55.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展杰,杨芳.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1):110-112. 被引量:21
-
2王莉梅.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159-159. 被引量:10
-
3熊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5):27-30. 被引量:5
-
4刘秀英.心理学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194-195. 被引量:1
-
5辛全洲.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98-100. 被引量:3
-
6于娜,陈祖贵.浅析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10):63-64.
-
7蒋立峰.论和谐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J].文教资料,2010(35):191-192.
-
8刘新野.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探索[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2):239-239. 被引量:2
-
9秦洪涛.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探究[J].管理观察,2015(10):88-89.
-
10白启华.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J].新校园(上旬刊),2015,0(6):174-174.
-
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营造迎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浓厚氛围[J].研究与实践,2009(4):1-1.
-
2倪连杰,李敏.五种精神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61-62.
-
3杨治升.浅谈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6(S1):101-102.
-
4曾鹿平.做人为先 学以致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大学的精神与理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9):54-60. 被引量:1
-
5高曙光,石玮.浅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具有的五种精神[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7):42-43.
-
6胡桢.提高“三条杠”们的素质[J].上海教育,1998,0(2):25-25.
-
7马国英.“五种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7(S2):28-29.
-
8李玉萍.中学德育中的四个“五”[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0,15(2):39-40.
-
9加强师德建设要提倡五种精神[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0,15(4):56-56.
-
10张连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6):4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