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17,共4页
同被引文献16
-
1黄宗忠.20世纪100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及其评价[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1999,(1):11-27.
-
2(英)贝尔纳 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43.
-
3(美)查尔斯.h.布沙 斯蒂芬.P.哈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7..
-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
5(美)爱因斯坦 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0-11.
-
6霍国庆.世纪之交的学科建设课题[J].图书情报工作,1997,41(1):4-5. 被引量:7
-
7吴慰慈,张广钦.1990年以来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7,41(5):12-17. 被引量:13
-
8王子舟.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三次高潮[J].图书情报工作,1998,42(2):1-5. 被引量:57
-
9林海青.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4(1):18-26. 被引量:64
-
10霍国庆,孟广均,徐引篪.西方图书馆学流派论评(二)[J].图书情报工作,1998,42(5):1-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梁曦.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4(7):2-6. 被引量:4
-
2熊伟.图书馆广义本体论导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体系的重建[J].图书与情报,2004(5):2-6. 被引量:25
-
3邹声勇.南非行随想[J].矿山机械,2006,34(11):151-152.
-
4马恒通,赵卫利.新中国图书馆学体系研究六十年[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23-29. 被引量:6
-
5刘君,易长芸.关于图书馆哲学两个问题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7):10-13. 被引量:21
-
6臧其梅.影响21世纪呈多元化的国外图书馆学流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2):15-18. 被引量:4
-
7金晓莉.应建立“西部图书馆学”[J].贵图学刊,2001(1):7-10. 被引量:6
-
8易凌,龚蛟腾.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嬗变研究[J].图书馆,2019,0(7):6-14. 被引量:2
-
9于鸣镝.图书馆哲学随笔(之二)[J].图书馆学刊,2002,24(6):10-11. 被引量:5
-
10熊伟.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3,47(1):37-41. 被引量:6
-
1侯成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研讨会述要[J].中华文化论坛,1997(4):109-111.
-
2邓光荣.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党的文献,2000(1):25-28. 被引量:2
-
3刘森林.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255-256.
-
4杨天兴.哲学研究主题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趋势[J].理论导刊,1996(5):20-22.
-
5邓光荣.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现代哲学,1998(4):1-4.
-
6汪信砚.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5(1):101-108.
-
7秦尚海,马伟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42-45.
-
8黄映岩.邓小平哲学理论的基本功能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5,15(2):19-22.
-
9程广云.把理论应用于说明现实问题[J].哲学动态,1997(12):26-27.
-
10陆剑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动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责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7(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