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与中国的现代性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
1罗长斌.贾平凹与厄普代克的创作刍议[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7-53.
-
2李星.贾平凹的文学意义[J].文学自由谈,1998,0(4):129-134. 被引量:6
-
3正疏.再读《土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3):9-10.
-
4邢小利,仵埂,阎建滨,李建军,孙见喜,王永生,贾平凹.《土门》与《土门》之外──关于贾平凹《土门》的对话[J].小说评论,1997(3):31-39. 被引量:21
-
5栾梅健.与天为徒--论贾平凹的文学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2(6):83-94. 被引量:5
-
6张家平.关注现实题材的转型之作——《土门》新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4):100-101. 被引量:1
-
7费团结.失去与寻找:人生一种尴尬的生存状态──试论《白夜》与《土门》的主题[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27-30.
-
8王丽敏.贾平凹笔下的性、狗及其相关——以《废都》、《土门》和《秦腔》为例[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4):42-44. 被引量:1
-
9任艳.批判与同情——浅析贾平凹长篇小说《土门》[J].文学界(理论版),2010(4):43-43. 被引量:1
-
10《土门》的探寻情结[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3):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