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精神还乡──读贾平凹的长篇新作《高老庄》
被引量:16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同被引文献63
-
1李建军.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J].南方文坛,2002(6):24-30. 被引量:70
-
2杨光祖.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心态论[J].社科纵横,2003,18(5):50-51. 被引量:13
-
3李裴.自述体民族志小说──从《高老庄》看中国小说新浪潮[J].民族艺术,1999(3):99-107. 被引量:11
-
4陈春生.在灼热的高炉里锻造——略论莫言对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借鉴吸收[J].外国文学研究,1998,20(3):13-16. 被引量:13
-
5张志忠.贾平凹的创作:渐进与跳跃[J].文艺研究,1985(6):75-80. 被引量:2
-
6吴道毅.高老庄──一个意蕴丰赡的意象──评《高老庄》[J].小说评论,1999(1):17-22. 被引量:4
-
7叶立文.开启文化寓言之门──评贾平凹新作《高老庄》[J].小说评论,1999(1):23-26. 被引量:4
-
8张云霞.论贾平凹在《高老庄》中的圆形叙事[J].北方论丛,1999(6):114-117. 被引量:2
-
9孙见喜.文化批判的深层意味──《高老庄》编辑手记[J].小说评论,1998(6):43-46. 被引量:5
-
10孙晓燕.返乡途中的文化抉择─—贾平凹《高老庄》新解[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6):37-3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6
-
1叶君.家园之思——论贾平凹90年代之后的乡村叙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55-60. 被引量:3
-
2刘瑜.“家”之思——关于贾平凹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的整体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4):239-242. 被引量:2
-
3张东旭.一个乡村人的精神守望——贾平凹都市小说解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38-40. 被引量:1
-
4汪芸.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综述中国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79-81. 被引量:1
-
5孙绍荣.《高老庄》中子路还乡解读[J].文学教育,2008(15):90-92.
-
6唐彪.坚守崇高 回归实践——从贾平凹的《高老庄》透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2):150-151.
-
7顾晓梅,姚明会.生命的呐喊与精神的呼唤——以陕军作家为例看社会变迁大潮中人对精神家园的构筑[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4):63-67.
-
8宋洁.精神困境与救赎之路——贾平凹笔下知识分子形象解析[J].文艺争鸣,2011(9):144-147. 被引量:1
-
9高红霞.福克纳“家园”情结的新时期中国之“在”[J].甘肃社会科学,2012(1):69-72. 被引量:2
-
10程华.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综论[J].商洛学院学报,2012,26(5):31-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程元,施雪琼,岳浩然.论《高老庄》中人类精神家园的遗失与救赎[J].时代文学,2009(12):5-6.
-
2袁栋洋.贾平凹散文的商州情结[J].作家,2012(22):36-37.
-
3田耿辉.城市与乡村夹缝之间的社会启示录[J].芒种,2012(18):6-7.
-
4曹弋.贾平凹近期小说对乡土文化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44-46. 被引量:1
-
5程华.商州情结 长安气质——贾平凹从商州到西安的文学创作[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9-13. 被引量:2
-
6薛晓阳.乡土依恋与农民德性:农民德育的道德想象——基于乡土文学研究及其乡村社会的实地调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139-150. 被引量:7
-
7朱青莲.浅谈贾平凹作品中的农村生活[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4):147-148.
-
8苗睿岚.乡土回归与农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6):24-27. 被引量:10
-
9曹凤和,阿探,程华.《老生》:回归中国经典境界的惊喜与遗憾[J].商洛学院学报,2017,31(5):18-22.
-
10杨天美,王正江.论贾平凹的民间情怀及创作特色[J].长城,2014,0(04X):20-21.
-
1王连侠.一位精神还乡者的歌哭——读天天的诗[J].安徽文学,2013(1):126-130.
-
2颜敏.生命返顾与精神还乡——读舒仁庆《时间印记》[J].创作评谭,2012(3):26-28.
-
3罗长斌.贾平凹与厄普代克的创作刍议[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7-53.
-
4李星.贾平凹的文学意义[J].文学自由谈,1998,0(4):129-134. 被引量:6
-
5正疏.再读《土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3):9-10.
-
6邢小利,仵埂,阎建滨,李建军,孙见喜,王永生,贾平凹.《土门》与《土门》之外──关于贾平凹《土门》的对话[J].小说评论,1997(3):31-39. 被引量:21
-
7栾梅健.与天为徒--论贾平凹的文学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2(6):83-94. 被引量:5
-
8孟繁华.民间传统与中国的现代性[J].小说评论,1999(2):42-43.
-
9李兴阳.城市羁旅者的精神还乡——李诗德散文片论[J].黄河文学,2012(5):120-124.
-
10杨晓丹.读《沉睡的大固其固》——解读迟子健小说的“精神还乡”[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9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