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性婚姻迁入对迁入地社区发展的影响——关于张家港五个镇女性婚姻迁入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7
出处
《南方人口》
1999年第1期21-24,20,共5页
South China Population
同被引文献73
-
1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03-109. 被引量:8
-
2邓晓梅.农村婚姻移民的家庭融合及对其异地适应的影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44-48. 被引量:8
-
3周建芳.农村外来婚配与本地婚配夫妇婚姻质量比较研究——以江苏吴江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49-56. 被引量:1
-
4丁金宏,朱庭生,朱冰玲,樊华,孙小铭,林克武.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研究,1999,23(5):1-8. 被引量:15
-
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被引量:242
-
6谭琳,李新建,黄博文,陈明淑,孙淑敏.女性婚姻迁入对其自身发展影响的研究──关于江苏张家港市的调查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1998(4):13-17. 被引量:2
-
7谭琳,柯临清.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J].南方人口,1998,13(2):41-45. 被引量:31
-
8张国雄.九十年代广东五邑侨乡新移民的涉外婚姻观[J].南方人口,1997,12(2):37-42. 被引量:3
-
9王金玲.浙江农民异地联姻新特点[J].社会学研究,1992(4):92-95. 被引量:20
-
10顾耀德.对边远地区女性人口涌入浙江之浅见[J].人口与经济,1991(1):33-3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7
-
1邓晓梅.国内异地联姻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17(4):89-95. 被引量:7
-
2刘中一.身体迁移与性别遭遇——基于外来媳妇城市融合经历的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3):82-89. 被引量:5
-
3申艳芳,栾殿飞.社会排斥下“弱者”的抗争——华北农村外地媳妇的社会融入初探[J].兰州学刊,2012(8):79-84. 被引量:2
-
4申艳芳,郝大海.外地媳妇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河北N村外地媳妇为例[J].人文杂志,2014(1):120-124. 被引量:3
-
5韦艳,吴莉莉,张艳平.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生活福利研究[J].青年研究,2014(6):81-90. 被引量:11
-
6刘燕.关于提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对策[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7(12):25-26.
-
7易文彬.婚姻半径与家庭关系:异地婚姻的形成及其影响——基于一个农民家庭三代婚姻的历史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21(7):55-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7
-
1申艳芳,郝大海.外地媳妇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河北N村外地媳妇为例[J].人文杂志,2014(1):120-124. 被引量:3
-
2张德乾,游河,仰和芝.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心理融合的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9):1600-1603. 被引量:2
-
3靳小怡,张露,杨婷.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民工的“跨户籍婚姻”研究——基于深圳P区的调查发现[J].妇女研究论丛,2016(1):30-38. 被引量:5
-
4韦艳,段婷婷.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融合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9省调查的发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2):153-160. 被引量:3
-
5王殿玺.个体经济地位、婚前家庭经济差异与婚姻迁移[J].西北人口,2016,37(5):79-86. 被引量:7
-
6杨春燕,和丽宝,刘建,张华英.云南丽江太安某纳西村的人口和联姻情况调查[J].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3):12-20.
-
7马艺婕.在适应与抗争中绽放的“杜鹃花”——石龙白族村外来媳妇的生活状况初探[J].传播与版权,2017(4):126-128.
-
8韦艳.“厚此薄彼”还是“同时兼顾”?——农村已婚女性的代际支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7(3):16-26. 被引量:15
-
9梁海艳.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困境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77-78. 被引量:1
-
10韦艳,姜全保.代内剥削与代际剥削?——基于九省百村调查的中国农村彩礼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7(5):57-69. 被引量:56
-
1游正林.农村妇女远嫁现象研究——河北省香河县外来妇女情况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2(5):105-114. 被引量:6
-
2邵子珊.增权视角下外来妇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新苏州人妇女融入项目为例[J].学理论,2015(5):47-48.
-
3郭志刚.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及外来人口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3(6):53-57. 被引量:17
-
4周群英.对当前非法接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3):177-177.
-
5李渭清.蓝天下的笑容——余姚市马渚镇外来妇女融入城市文明状况的调查报告[J].魅力中国,2011(2):92-92.
-
6蒋国荣,沈晓蓝.外来妇女生活、生育需求与服务——湖州市中心城镇500例外来妇女情况调查[J].当代人口,2001(2):61-64. 被引量:1
-
7朱安平.不要问我从哪里来[J].社会,1995,15(4):16-17.
-
8任超锋.襄城县加大计生便民服务力度[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0(1):58-58.
-
9俞庆仁.农村推行计划生育步履维艰的原因及其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1991(3):55-58.
-
10周劲草.中介喜添“新宠” “月嫂”走红社区——上海第一家专业化妇婴服务社诞生记[J].社区,2002(11):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