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
Confuciu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1
-
1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J].江苏社会科学,1999(6):81-86. 被引量:22
-
2叶秀山.“学而时习之”及其他[J].开放时代,1996(1):12-17. 被引量:1
-
3金景芳.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J].周易研究,1988(1):1-7. 被引量:7
-
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9页.
-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4页.
-
6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
7周秉钧.《白话尚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62页.
-
8王元化主编.《释中国》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711页-1728页.
-
9刘宝楠.《论语正义》[M].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5页.
-
10朱熹.《论语集注》[M].,..
二级引证文献9
-
1郭学信.“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6):71-73. 被引量:3
-
2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心理探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2):59-64. 被引量:12
-
3向梅林.士大夫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李清照文化角色的自我选择[J].齐鲁学刊,2007(5):87-90. 被引量:6
-
4顾尔伙,张诗亚.《论语》口传特质及教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4):64-70. 被引量:2
-
5岳晓雨.论孔子德治思想的渊源及其指向[J].学理论,2013(24):55-56.
-
6范玉亮.试析孔子思想中的“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4):15-17. 被引量:2
-
7李官.《论语》“人不知而不愠”理解综述[J].传承,2016(2):136-137.
-
8李薇.孔子的天命观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才智,2014,0(8):279-279.
-
9白玉梅,代佳琪.孔府门窗隔心图案的儒学思想探析及创新设计应用[J].家具,2024,45(5):48-55.
-
1林旭.先秦儒家对“乐”的美学阐释[J].枣庄学院学报,2006,23(6):12-14. 被引量:1
-
2王国华.小议中庸[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02-104.
-
3欧克纯.孔子说的“天命”就是自然规律吗?——向金景芳先生求教,与王瑞来同志商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9(3):17-21.
-
4吕绍纲.金景芳先生与孔子研究[J].孔子研究,1991(3):123-128. 被引量:6
-
5魏代富.《焦氏易林》补说及校正[J].周易研究,2014(1):14-21.
-
6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5):38-41. 被引量:2
-
7运涛.《周易》卜筮与哲学兼容的力作[J].黑河学刊,1994(Z1):101-102.
-
8陈恩林,郭守信.关于《周易》“大衍之数”的问题[J].中国哲学史,1998(3):42-47. 被引量:8
-
9陈恩林.吉林省周易研究会成立[J].周易研究,1990(1):101-101.
-
10韩石萍.孔子之道“义”以贯之[J].史学月刊,1996(1):7-1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