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的解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老子》五千言,前人概括为道经与德经,“道”与“德”自是其基本范畴,但比较起来,道才是最基本的。“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是各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客观事物得自于道的,故称“德”。正因为如此,所...
作者
孙以楷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第4期95-98,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三生万物
阴阳二气
阴阳和合
对立统一
天地万物
《老子》
阴阳和谐
道法自然
反者道之动
老子哲学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1
高建平.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J]
.文学评论,1998(1):137-149.
被引量:12
2
林路.
水的象征及其它——《荒原》象征手法浅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5(2):152-154.
被引量:1
3
胡曲园.
论老子的“无”及老子其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5):54-59.
被引量:1
4
陆扬.
德里达与老庄哲学[J]
.法国研究,1995(1):228-240.
被引量:2
5
胡伟希.
从中国哲学看意像语言把握形而上学何以可能[J]
.哲学研究,2001(9):45-52.
被引量:10
6
吴根友.
如何说不可说之道?——老子哲学中“道”概念的语义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22-30.
被引量:5
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8
[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
[英]泰伦斯·霍克斯.隐喻[M].穆南,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10
[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2
1
张德广,程文琴.
简论《淮南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基本特征[J]
.理论建设,2004,20(5):61-64.
2
何玉国.
老子文本书写与解构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3):48-5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何玉国.
作为经典的老子文本与隐喻机制[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4):98-102.
被引量:2
2
何玉国.
当海德格尔与老子研究“相遇”[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72-76.
3
何玉国.
当海德格尔与老子研究“相遇”[J]
.理论月刊,2018(2):48-53.
被引量:2
4
何玉国.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老子文本书写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1):20-25.
被引量:1
5
刘晓明,闫正坤.
隐喻世界的“诗性智慧”——《老子》“道”之概念体系与“象”之复现循环[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4):44-49.
6
何玉国.
不“格义”,怎么办?[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3):85-93.
7
何玉国.
学术研究:定量分析视野下老子文本书写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49-53.
1
李红.
论《周易》的和谐观及其在当代的承继与发扬[J]
.求索,2008(5):110-111.
被引量:2
2
何键.
阴阳相谐 顺时守中——《易经》教育思想探微[J]
.师资建设(双月刊),2013(2):96-99.
3
唐超.
老子阴柔之道与中国当代女权主义[J]
.前沿,2012(3):191-193.
4
刘建.
汉画体现的阴阳和谐理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617-621.
被引量:2
5
黄诗玉,骆凤文.
论唐君毅先生之易经“大和原理”[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1):26-29.
被引量:2
6
侯苑岳.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阴阳和谐”理论[J]
.明日风尚,2016,0(6):123-123.
7
陈恩林.
论《周易》的社会和谐思想[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5-12.
被引量:1
8
向达,张烦烦.
浅析周易“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99-302.
被引量:1
9
张智圆.
“老子”的性别文化模式[J]
.民族艺术,1998(1):46-56.
被引量:2
10
梁瑶.
“阴阳和谐”理论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中的作用[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0(5):132-133.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