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的《布鲁塞尔笔记》与《曼彻斯特笔记》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845年2月以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重新开始第二次研究政治经济学(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是1844年马克思写下的《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2月份先写下《布鲁塞尔笔记》前期摘录(三册)后,马克思又写下了《评李斯特》,以及(关于关于...
作者
张一兵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求实》
1999年第1期11-14,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马克思
布鲁塞尔
曼彻斯特
经济学家
经济学研究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
李嘉图
物质生产
分类号
A81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2
1
何兆武.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J]
.历史研究,2000(2):3-4.
被引量:29
2
田昌五.
中国历史发展体系的新构想[J]
.历史研究,2000(2):7-9.
被引量:16
3
谢富胜.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
.教学与研究,2007(5):16-23.
被引量:26
4
王伯鲁.
马克思科学与技术互动思想解读[J]
.哲学研究,2008(5):115-120.
被引量:6
5
朱炳元.
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37-42.
被引量:8
6
鲁克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5):57-69.
被引量:26
7
蒋纯焦.
职业变迁与教育转型——从塾师阶层消失看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3):88-96.
被引量:2
8
白平则.
论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强社会、强国家”[J]
.科学社会主义,2011(3):66-69.
被引量:19
9
白贵一.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12-16.
被引量:14
10
顾海良.
通向《资本论》的思想驿站——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J]
.高校理论战线,2012(3):4-1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陈广亮.
马克思资本学说的建构过程、逻辑理路和当代审视[J]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2):51-63.
被引量:1
2
张福公.
青年马克思的工艺学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基于MEGA2的文献分析与文本解读[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7-24.
被引量:3
3
石玉昌.
马克思科技观及对“人工智能”的审视[J]
.甘肃理论学刊,2019,0(6):58-64.
4
洪光东.
论马克思社会历史研究的阶段性与差异性的整体逻辑[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6):40-44.
被引量:1
5
郗戈,陈洪鑫.
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化发展及其演进逻辑——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
.社会科学,2022(7):49-5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许光伟.
主体逻辑与资本逻辑——《资本论》为什么不是现象学[J]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4):16-30.
被引量:4
2
王玉山.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发生及应对:对近二十年国内研究的“问题域”探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71-76.
被引量:2
3
张一兵,张福公,孔伟宇,吴婷.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J]
.学术月刊,2022,54(6):5-26.
被引量:3
4
张福公,袁昕怡.
工艺学语境中的“资本生产方式”与“一般智力”概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J]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2):59-69.
5
张福公.
马克思《伦敦笔记》时期的工艺学史研究及其理论意义[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4):384-393.
被引量:1
6
王琳.
中国共产党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5):38-41.
7
杨睿华.
“异化及其扬弃”视角下唯物史观的演进逻辑——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
.宜春学院学报,2024,46(2):19-23.
8
薛荣.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确立[J]
.今古文创,2024(21):84-87.
9
方瑞,万飞鸿.
“历史科学”的解释争议与方法论自觉——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6):52-58.
10
任欣雨.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内涵及当代价值——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J]
.哲学进展,2023,12(4):709-714.
1
姜海波.
唯物史观的前页:关于生产力的提纲[J]
.江海学刊,2010(4):37-43.
被引量:2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J]
.政工学刊,2014(2):82-83.
3
张一兵.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的理论基础新探──经济学研读语境中的《神圣家族》[J]
.学术界,1998(4):1-5.
被引量:1
4
张一兵.
经济学研究视域中的哲学失语——青年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摘录性文本研究[J]
.理论探讨,1998(5):30-36.
5
朱斌.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5-76.
被引量:1
6
余海超.
实践观——解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个视角[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140-141.
被引量:1
7
赵耀.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历史意义[J]
.湘潮(理论版),2012(8):1-2.
被引量:3
8
王芳恒.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基本思路[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1-14.
9
张一兵,章晓奕.
析马克思《伦敦笔记》的理论视域[J]
.唯实,1999(4):3-6.
被引量:2
10
邓银川.
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
.经营管理者,2012,0(02X):152-152.
求实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