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文物》
1999年第5期34-38,共5页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同被引文献11
-
1宋振春,陈方英,宋国惠.基于旅游者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力研究——以泰山为例[J].旅游科学,2006,20(6):28-34. 被引量:23
-
2李杨,田至美.引力模型在旅游目的地客源吸引范围划分中的应用——以天津蓟县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79-83. 被引量:6
-
3夏晓伟.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J].东南文化,2011(1):23-26. 被引量:29
-
4顾江,吴建军.世界文化遗产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效应[J].南京社会科学,2012(7):8-15. 被引量:4
-
5刘宏盈.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距离衰减规律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11):162-165. 被引量:21
-
6段清波.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18,6(1):102-110. 被引量:12
-
7张冬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区域文旅品牌建设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12):10-14. 被引量:3
-
8刘庆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究——以鲁国故城遗址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2):67-73. 被引量:9
-
9田彩云,王佳佳,裴正兵.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9):1016-1020. 被引量:6
-
10王海鸿.旅游吸引力分析及理论模型[J].科学.经济.社会,2003,21(4):44-47. 被引量:33
-
1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J].文物,1972(5):45-54. 被引量:95
-
2许淑珍.临淄齐国故城新出土陶文[J].考古与文物,2003(4):15-20. 被引量:3
-
3杨英吉,郑德新.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J].管子学刊,1995(2):88-91. 被引量:3
-
4张龙海,朱玉德.临淄齐国故城的排水系统[J].考古,1988(9):784-787. 被引量:15
-
5余西云,单思伟,苏昕,汪芸,宋明珠,郭茹星,马晓姣,陈代玉,何昊,张晓云,李长盈.河南淅川简营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6(1):21-35. 被引量:2
-
6温秀荣.高句丽山城的排水系统[J].博物馆研究,2002(2):57-58.
-
7文耀.《山东省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考古学研究》简介[J].考古,2007(3):14-14.
-
8黄淼章.广州城市考古渐入佳境[J].岭南文史,1997,0(4):46-47. 被引量:1
-
9王开.“我王辽东,何永宁也!”——我所思兮在辽阳(三)[J].今日辽宁,2014(4):64-65.
-
10徐英.特奥蒂瓦坎——神秘的众神之城[J].百科知识,1996,0(9):6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