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99-101,共3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同被引文献115
-
1卫茂平.海德格尔翻译思想试论[J].外国语,1999,22(5):52-56. 被引量:14
-
2杨健民.茅盾早期论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1986,6(1):121-126. 被引量:4
-
3马会娟.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外语学刊,1999(3):74-79. 被引量:34
-
4陈治安,文旭.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11-14. 被引量:11
-
5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的另一面[J].中国科技翻译,1998,11(4). 被引量:20
-
6李照国.NigelWiseman的中医翻译思想评介[J].中国科技翻译,1998,11(2):41-43. 被引量:21
-
7黄忠廉.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8(2):5-7. 被引量:26
-
8李万钧.鲁迅所译短篇小说及其文艺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9(3):10-21. 被引量:1
-
9陈荣东.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7(4):27-31. 被引量:28
-
10李广利.曾朴的翻译思想[J].中国比较文学,1997(2):71-8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黄齐东,王泳利.社会符号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阐释[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49-54. 被引量:5
-
2黄焰结.钩沉与批评:奈达翻译理论的定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111-115. 被引量:1
-
3张学忠,戴卫平.解读乔姆斯基的“句法说”[J].广西社会科学,2008(8):171-174. 被引量:3
-
4戴卫平,高丽佳.解读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8(12):157-160. 被引量:1
-
5谢媛媛.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翻译思想[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6):43-45. 被引量:2
-
6袁晨.转换生成语法对德语名词翻译的指导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7):61-64.
-
7王鹏.自然等值与单向等值[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13-16.
-
8邵有学.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考辨[J].中国外语,2018,15(2):99-105. 被引量:4
-
9张凌,付江涛.“奈达悖论”的默会认识论消解[J].外文研究,2015,3(1):94-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张凌.体认翻译学与知识翻译学考辨[J].语言教育,2023,11(4):81-89. 被引量:1
-
2吴雪颖,吴小林.英美传媒话语研究方法述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1):100-103.
-
3姜孟.句法自治:争鸣与证据[J].外国语文,2009,25(3):79-86. 被引量:1
-
4孙圣勇.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取向、文化初识与文化转向[J].外语学刊,2010(4):135-138. 被引量:6
-
5廖为群.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导游词的翻译方法[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71-74. 被引量:2
-
6何其亮.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的汉英新闻编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41-142. 被引量:1
-
7王振平,黄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中的功能对等研究——以《政府工作报告》词汇英译为例[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6):23-25.
-
8魏涛.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语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1(30):166-166.
-
9潘正芹.对普遍语法内在先天性的质疑[J].学前教育研究,2012(6):13-18. 被引量:1
-
10刘传玮,陶丽.浅析转换生成语法对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6,0(32):18-18.
-
1衡孝军.英语成语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2(2):62-65. 被引量:4
-
2李大刚.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再论奈达的翻译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1):74-77. 被引量:3
-
3刘军平.现代翻译科学的构筑:从乔姆斯基到奈达[J].外国语,1996,19(2):28-32.
-
4罗嵩.生成转换语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3(4):51-54. 被引量:1
-
5刘耀武.井上和子的《转换语法与日语》简介[J].当代语言学,1994(2):9-10. 被引量:1
-
6赵登明.Chomsky语言理论的致命失误[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0-84.
-
7刘风兰.对比分析语言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S1):183-185.
-
8刘从起.浅析语义学对深层结构的解释能力[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12(2):67-69.
-
9李伟佳.当代英语语法流派与语法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6-87.
-
10胡稹,兰月凤.再论与格助词重叠的“の”[J].外国语言文学,2006,23(2):89-9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