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欧洲哲学史上两个基本的认识论派别。他们围绕认识的来源和感情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争。他们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巨大贡献 ,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严重的局限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克服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局限性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作者
马云泽
机构地区
南通师范学院政教系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8,14,共4页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欧洲哲学史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徐志辉.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
2
张翘楚.
试论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同一与分歧[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0(4):23-2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白倩,李艺.
皮亚杰发生建构思想下的学习发生[J]
.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2):11-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2
1
邓晓芒.
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J]
.江苏社会科学,2004(6):1-6.
被引量:15
2
宿华.
读《法国社会主义简史》[J]
.中国图书评论,1992,15(5):33-35.
被引量:1
3
潘懋元,陈厚丰.
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8-13.
被引量:145
4
卡尔·拉伦茨,曼弗瑞德·沃尔夫,孙宪忠(译注).
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4):491-495.
被引量:72
5
[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译.商务印书馆,1986.94.
6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50.
7
[1]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56.
8
王升平.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3.
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4.
10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06.
引证文献
6
1
孟凡哲,王姝.
判例制度的哲学之维——一个经验主义的视角[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11-13.
2
殷筱,詹红菊.
试析康德的“自我意识”[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60-62.
3
殷筱.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调和[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79.
被引量:8
4
蒋先福,王燕.
论形成权的价值取向[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26(2):73-79.
5
梁景时.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与16~18世纪欧洲各国唯物主义的异同[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1):72-80.
6
王傅.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课程体系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框架[J]
.职教论坛,2020(12):58-6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龚晓叶,李颖.
数字创新背景下《创业管理》课程理论与实践融合机制的设计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3):46-48.
2
虞昌亮,束静,虞雅雯,薛瑞昌.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探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9):44-46.
被引量:3
3
陈家晃.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决定论”的西方哲学渊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2(3):54-57.
4
冯友梅,颜士刚,李艺.
论核心素养语境下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构建逻辑——源自对布鲁姆风格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拷问[J]
.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5-10.
被引量:28
5
张敏杰,吴锐.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统一对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启示[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3):60-63.
6
颜士刚,冯友梅,李艺.
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兼论“三层结构”模型的生成逻辑[J]
.中国电化教育,2018(10):49-54.
被引量:11
7
颜士刚,冯友梅,李艺.
素养教育如何落地:一种面向实践的素养生成机制解释框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6):21-27.
被引量:4
8
伍翠翠,张勤.
康德对于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综合[J]
.今传媒,2017,25(3):163-165.
9
张敏杰,吴锐.
经验论与唯理论视角下认识来源的对立统一对教育的启示[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2):104-106.
10
颜士刚,冯友梅,李艺.
“知识”及其把握方式再论——缘于对认知心理学之理论困境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19,40(5):18-24.
被引量:18
1
方军.
王符“人道曰为”的认识论思想论析[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19-22.
2
邓龙奎.
认识的超越——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关系[J]
.理论界,2012(7):110-113.
3
余习勤.
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J]
.今日中国论坛,2013(10S):270-270.
4
刘奔.
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J]
.哲学研究,1980(9):12-19.
5
边延.
解放思想重点在实践[J]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2008(7):1-1.
6
高文武.
简论认识与实践统一的基础[J]
.哲学动态,1989(5):30-34.
7
张萌.
邓小平关于实践标准的思想探析[J]
.活力,2009(25):167-168.
8
朱昌彻.
浅论王廷相的认识论[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18-22.
被引量:1
9
张维久,王育民.
吉林省哲学学会召开1980年年会[J]
.哲学动态,1981(3):31-31.
10
王建民.
实践·直观·真理标准[J]
.文史哲,2005(1):129-134.
被引量:3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