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2,共2页
同被引文献53
-
1向淑君,张恩红.高科技环境下出版权利关系初探[J].中国出版,1999(9):48-50. 被引量:1
-
2胡滨.建立数字化出版社的设想[J].中国出版,1999(8):62-62. 被引量:1
-
3李岩.关于出版业未来走向的思考[J].中国出版,1999(3):16-17. 被引量:4
-
4邱作霖.出版社电子出版工作初探[J].中国出版,1999(3):42-43. 被引量:1
-
5曹武亦.电脑设计:让人欢喜让人忧[J].中国出版,1999(3):63-63. 被引量:1
-
6任湘怡,陈思劼.网络传播与著作权内容的拓展[J].中国出版,1999(10):53-54. 被引量:3
-
7蒋茂凝.版权保护在网络时代的调整与改革[J].中国出版,1999(10):55-56. 被引量:1
-
8宋焕起.为选题策划插上电子之翼[J].中国出版,1999(1):15-16. 被引量:1
-
9沈燕.优势互补 长期共存——电子与传统出版物关系谈[J].中国出版,1999(1):22-22. 被引量:2
-
10匡文波.网络出版论[J].中国出版,1999(2):53-55.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18
-
1汪文敏.网络传播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影响[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3,5(4):64-67. 被引量:7
-
2陈嘉伟.图书馆如何应对网络出版时代的到来[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3):24-26. 被引量:1
-
3刘灿姣.我国出版社信息化之路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5,25(11):113-115. 被引量:3
-
4夏登武.加强高校学报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81-83. 被引量:4
-
5宁晓青.网络时代大学出版社保持学术传播主导地位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4):78-80. 被引量:1
-
6张珊珊,严潮斌.我国网络出版研究现状综述[J].出版与印刷,2006(1):14-18. 被引量:7
-
7袁满.出版单位如何选择适合的网络出版技术提供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819-821.
-
8缪明富.关于构建重点研究院配套科技信息机构的思考[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B11):31-41.
-
9孙永泰.高校学报网站传播实效性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编辑学报,2010,22(1):58-60. 被引量:2
-
10陈铭.网络书业书目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5):80-82. 被引量:4
-
1徐雄风,李玲.Internet上标准信息检索[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2002,12(3):52-55.
-
2蔡玲.如何获取纺织专业信息[J].毛纺科技,2005,33(4):59-60.
-
3兰登书屋英国创办作者信息查询网站[J].出版参考,2013(2):51-51.
-
4徐雄风,李玲.Internet标准信息检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20(4):67-70.
-
5杨修国.浅谈数据挖掘与图书管理[J].科学咨询,2008(9):40-40. 被引量:4
-
6普伟明,肖红卫.互联网上化工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J].云南化工,2000,27(3):41-42.
-
7世界科技新闻“一网打尽”——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89-89.
-
8郑怀国,孙素芬,谭翠萍.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 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5):86-88.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