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鼎革与文化转型的历史呼应──谈90年代反映明清时期的历史小说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3
-
1陈淑梅,刘卫国.才子佳人故事的另一种讲法——论《白门柳》对《影梅庵忆语》的颠覆性书写[J].网络文学评论,2020(2):116-124.
-
2吴秀明,陈璧君.《历史文学》与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23(1):86-94.
-
3吴秀明,陈林侠.历史重构与作家的现代文化立场─—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J].广东社会科学,1999(3):128-133. 被引量:1
-
4王雅萍.女性历史的自我书写——论女性历史小说创作的两种经典书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5):46-48.
-
5吴秀明.当代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事[J].文学评论,2002(4):132-142. 被引量:31
-
6王晓文.当代历史小说中历史观的流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6):60-62. 被引量:1
-
7孙宗胜,吴子林.历史·历史观·历史情味——试论历史小说的价值维度[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9-73. 被引量:1
-
8陈娇华.生活化的历史叙事——从凌力创作看近年来历史小说的生活化叙事倾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59-64. 被引量:2
-
9李从云.《白门柳》的结构及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8,24(5):1-4. 被引量:1
-
10邵明.大众趣味投射的历史镜像——世纪之交历史小说的价值偏颇[J].理论与创作,2009(2):38-42.
同被引文献30
-
1南帆.论文学批评的功能[J].东南学术,1999(1):82-90. 被引量:13
-
2龙长吟.形丰神活 干振枝披──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J].当代作家评论,1995(1):67-75. 被引量:4
-
3雷达.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少年天子》沉思录[J].文学评论,1992(1):12-28. 被引量:19
-
4杨世伟.评二月河的长篇历史小说[J].文学评论,1997(5):116-124. 被引量:11
-
5刘起林.巨人身影与历史理性——论《曾国藩》创作思想的偏失[J].中国文学研究,1994(3):32-37. 被引量:2
-
6杨经建,陈亮.论《曾国藩》的历史意蕴[J].中国文学研究,1994(4):91-96. 被引量:1
-
7吴秀明.从世界格局和中国传统看新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中外古今历史小说的比较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2):64-73. 被引量:1
-
8刘起林.论《曾国藩》的审美价值及当代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3(6):74-78. 被引量:4
-
9吴秀明,荆亚平,赵卫东.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94-102. 被引量:7
-
10吴秀明,刘琴.新保守主义视野下的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69-74. 被引量:4
-
1吴秀明,陈林侠.历史重构与作家的现代文化立场─—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J].广东社会科学,1999(3):128-133. 被引量:1
-
2刘斯奋.《白门柳》的追述及其他[J].文学评论,1994(6):25-31. 被引量:13
-
3蔡葵.艺术复活思想——评《白门柳》第一、二部[J].当代作家评论,1996(4):75-79.
-
4牛玉秋.《白门柳》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J].小说评论,1999(2):57-61.
-
5锥处囊中.魏忠贤:繁华过后是落寞[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3(3):9-9.
-
6白石涛,刘啸.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J].文艺研究,1987(1):76-84. 被引量:2
-
7夏学杰.任性的格调[J].领导科学,2016(16).
-
8蔡翔.父与子——中国文学中的“父子”问题[J].文艺争鸣,1991(5):43-55. 被引量:9
-
9李晓刚.高启的悲剧人生与思想性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83-86. 被引量:5
-
10孙爱月.长歌当哭——浅谈《汉宫秋》的创作动机[J].文教资料,2004(20):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