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论坛》
1999年第5期11-16,共6页
International Forum
同被引文献18
-
1丁胜.新“克林顿主义”评析[J].现代国际关系,1999(8):13-16. 被引量:7
-
2徐学银,朱宪.评新干涉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1999(8):20-23. 被引量:3
-
3李小华.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理论思潮[J].现代国际关系,1998(12):9-13. 被引量:4
-
4牛军.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J].美国研究,1998,12(1):7-28. 被引量:9
-
5刘保和.论美国的全球新战略及其影响[J].思想战线,1998,24(2):23-26. 被引量:1
-
6周启朋.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实施[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4,16(1):46-48. 被引量:1
-
7梁守德.冷战后国际政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1(2):4-9. 被引量:18
-
8王逸舟.主权范畴再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0,8(4):3-12. 被引量:46
-
9刘文秀.从冷战后的民族问题看“人道主义干预”[J].现代国际关系,2000(11):28-33. 被引量:2
-
10马孆.中美东南亚政策比较研究[J].国际问题研究,2006(3):44-48. 被引量:2
-
1马如彪,马海师.解析“克林顿主义”及其根源[J].法制与社会,2008(33):296-297.
-
2李琮.敢问路在何方——西方走“第三条道路”的尝试和争论[J].世界知识,1998(20):4-5. 被引量:4
-
3晓丘.“克林顿主义”应运而生[J].世界知识,1999(15):28-29. 被引量:1
-
4吴兴唐.继续反对霸权主义[J].当代世界,1999,0(12):9-11.
-
5廖永和.浅析美国与大国关系的调整及其策略[J].红旗文稿,1994(4):28-33.
-
6迪米特里·K.西梅斯,辛本健.美国的帝国困境[J].国外理论动态,2004(5):17-21. 被引量:1
-
7刘武通.“科索沃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政治研究,1999,20(4):1-9.
-
8张映宇.布莱尔主义与克林顿主义之异同[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9(2):105-109.
-
9李林河,陈刚.正义与秩序关系辨析:从正义到秩序——兼评克林顿主义[J].国际论坛,2000,2(2):21-27. 被引量:1
-
10原野,李卓.中美外交政策的比较研究(1992—2001)[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529-53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