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8,21,共7页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3
1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J]学术月刊,1992(12).
2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3 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
同被引文献10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9,435.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5.
3 Ramachandra Guha:Radical American Environmental- ism and Wilderness Preservation:A Third World Cri- tique. ((People,Pengulns,and Plastic Trees)-Basic Is- sues in Environmental Ethics PierceFvan Deveer 2rid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358-364.
4 吴国盛.追思自然[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28.
5 [英]罗素 何兆武 李约瑟 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32.
6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德]斯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 [美]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0 曹孟勤,黄翠新.市场经济自由的限度及其生态转向[J] .晋阳学刊,2013(4):76-8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9
1 李培超.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J] .伦理学研究,2011(6):83-92. 被引量:22
2 佘升翔,陆强.个体如何贴现环境风险?——模型与政策涵义[J] .生态经济,2012,28(2):132-136.
3 刘艳.从普通消费者到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主体性策略[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6):32-36. 被引量:10
4 钟锡进.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理论视角下农村环境问题实证研究——以永和镇为例[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4):82-85.
5 周忠华.本土化践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度的根本路径[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71-74. 被引量:5
6 王静.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现实意义解构[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56-58.
7 李培超,李中涵.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视域和未来建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1):33-40. 被引量:9
8 王雨辰,周宜.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1):52-62. 被引量:1
9 王雨辰,张佳.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其价值归宿[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5):32-40. 被引量:5
1 徐雪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2017(3):30-34. 被引量:1
2 刘曙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90-94. 被引量:4
3 杨卫军.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J] .北方论丛,2008(1):135-138. 被引量:2
4 杨卫军.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6):104-107.
5 杨卫军.试论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J] .湖北社会科学,2008(9):28-30.
6 肖中舟.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1):30-36. 被引量:5
7 杨卫军.马克思感性的自然概念及当代启示[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40-45. 被引量:3
8 解保军.试析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的误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6):53-57. 被引量:1
9 刘建立.试论自然观的人学基础[J] .中国科技信息,2007(9):213-214.
10 孙道进.荒野自然观:人学空场的费尔巴哈自然观[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4):25-2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