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谈音乐创作的两大难题——兼评吴小平、秦效原的新作沧桑赋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4-86,共3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
1罗宇佳,颜峻,石青.爱德华·汉斯立克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当代体现[J].电影评介,2013(5):93-95. 被引量:1
-
2贺颖.卓菲娅·丽莎《论音乐的理解》之述评兼及对音乐理解的思考[J].音乐探索,2012(3):97-100.
-
3《卓菲娅·丽萨音乐美学思想评述》[J].人民音乐(评论),2002(8):55-55.
-
4胡腊妹,黄云婷,贺晓蓉.浅谈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汉斯立克与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02-104.
-
5易佳欣.读《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的有感[J].北方音乐,2016,36(12):166-166.
-
6龙倮贵.红河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9,7(4):1-5. 被引量:6
-
7王冰.对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再认识——卓菲娅·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研究有感[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4):35-37.
-
8于贵祥.音乐本质再认识——汉斯立克与卓菲娅·丽莎的美学比较[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0(4):38-39.
-
9刘湘.音乐创作的内容在自然界中无示范吗[J].嘉应大学学报,2003,21(2):120-120.
-
10罗琼芬.音乐的美在于它的特殊形式——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的感悟[J].民族音乐,2007(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