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3-27,31,共6页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3
-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3.
-
2(德)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
-
3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同被引文献27
-
1李文成.略论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历史形式[J].哲学研究,1985(6):36-42. 被引量:5
-
2陈仲华.评关于精神生产涵义的几种观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24-29. 被引量:3
-
3王荫庭.精神生产三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4):201-216. 被引量:2
-
4邓朴安.“精神产品无价值论”质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87-90. 被引量:1
-
5田薇.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4):82-86. 被引量:3
-
6杨谦.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44-49. 被引量:5
-
7马捷莎.析精神生产的特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1):29-32. 被引量:2
-
8培根.学术的进展[M].刘运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引证文献6
-
1孙民.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7(4):136-138. 被引量:2
-
2鲍婧.正确认识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9):73-75. 被引量:1
-
3毛一龙.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236-237. 被引量:1
-
4赵洁.认识论视域下“精神生产”概念的三维审视[J].未来与发展,2016,37(8):62-66.
-
5赵洁.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现代认识论溯源——从培根、笛卡尔谈起[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5):81-87.
-
6朱义禄,张新.论刘师培的“大道为公之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72-77.
-
1刘烈龙.精神生产与精神劳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探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0(1):61-64.
-
2杜天文.文艺工作者的崇高责任[J].四川戏剧,1994(1):10-10. 被引量:1
-
3刘桂华,马国钧.精神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1992(3):86-92.
-
4阎献晨.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直气壮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7,10(2):1-13.
-
5张华荣.精神劳动关系新探[J].福建理论学习,2002,0(4):13-15.
-
6张平.版权 文化产业 娱乐法[J].中国版权,2003(4):33-35. 被引量:2
-
7张文儒.试析精神生产的特点[J].现代哲学,1994(2):43-46.
-
8尹世琦.谈评定政工人员职称的积极意义[J].学习与研究(北京),1990(8):49-49.
-
9李恩泉.网络版权的保护和合理使用[J].法制与社会,2006(22). 被引量:4
-
10张华荣.知识分子在精神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探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