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哲学的一部力作——评谢望原博士的新著《刑罚价值论》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年第5期75-76,共2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7
-
1杨春洗,余诤.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J].人民检察,2001(12):5-9. 被引量:24
-
2夏吉先.论对金融、经济犯罪提高适用刑法的“含科量”[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2):18-21. 被引量:2
-
3赵秉志,肖中华.论死刑的立法控制[J].中国法学,1998(1):91-101. 被引量:29
-
4H.札戈罗德尼科夫,H.斯特鲁奇科夫,王长国.苏联刑法的研究方向[J].国外法学,1982(1):23-26. 被引量:4
-
5孙力.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罚金刑[J].法学,1995(3):18-19. 被引量:3
-
6刘仁文.死刑政策:全球视野及中国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18(4):77-89. 被引量:43
-
7齐文远,周详.“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J].法学论坛,2002,17(5):72-77. 被引量:9
-
8谢海生.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5):3-20. 被引量:8
-
9马克昌.有效限制死刑的适用刍议[J].法学家,2003(1):123-127. 被引量:28
-
10李交发.简论沈家本的废除死刑观[J].现代法学,2005,27(1):189-192.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莫洪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政策总体评估和启示[J].东方法学,2008(5):3-14. 被引量:18
-
2唐福齐.论经济犯罪刑罚的立法完善——兼论经济犯罪的死刑废止[J].政治与法律,2008(3):31-35. 被引量:16
-
3黄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我国资格刑的新解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3):117-123. 被引量:7
-
4周东平,薛夷风.日本刑法有期刑上限的提高及对我国的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3):114-121. 被引量:6
-
5侯瑞.我国刑罚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68-68.
-
6徐晓卓.浅析经济犯罪“免死”之合理性[J].大江周刊(论坛),2010(9):102-102.
-
7张小霞.论我国刑种结构设置的调整——从行政犯罪角度展开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95-99.
-
8张景亮.论我国刑罚结构之应然选择——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的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48-51. 被引量:1
-
9逄晓枫,刘晓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资格刑配置研究[J].河北法学,2014,32(7):43-50. 被引量:7
-
10朱德安.刑法修正案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透视[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4):71-74. 被引量:1
-
1熊嘉辉,陈玥竹.浅析中止犯之自动性的外国学说[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4):275-276. 被引量:1
-
2王晓萌.从刑法哲学角度界定犯罪的本质[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2):24-26.
-
3巴登郎加.从刑法哲学视角分析案件——以S案件为例[J].商,2016,0(35):266-267.
-
4许发民.刑法负价值管窥[J].政治与法律,1993(5):24-25. 被引量:1
-
5《法律科学》1990年总目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0,12(6):81-83.
-
6白冬.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程序价值[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4(1):91-94. 被引量:4
-
7杨婉青.浅议法官自由裁量权[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7):40-42. 被引量:1
-
8吕静.寻求法律与权力的合理配置[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162-163.
-
9陈文丽.浅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22(2):13-16. 被引量:2
-
10张小虎.论刑法的价值核心在于公正[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6):24-3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