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国家对有组织犯罪及其侦查活动的认识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年第4期90-94,共5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9
-
1邓子滨.测谎仪:对精神的"刑讯逼供"[J].法治与社会,2001(7). 被引量:1
-
2张学文.科技手段在命案侦讯中的运用——以测谎技术为例[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5):79-83. 被引量:1
-
3何家弘.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J].中国法学,2002(2):140-151. 被引量:108
-
4樊崇义,陈永生.科技证据的法定化——刑诉法修正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2):73-79. 被引量:7
-
5陈光中,陈学权.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J].法学家,2005(4):5-8. 被引量:4
-
6许志.论测谎结论的证据法地位[J].社会科学家,2007,22(3):94-96. 被引量:7
-
7沈德咏,何艳芳.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J].政法论坛,2009,27(1):71-81. 被引量:11
-
8陈卫东,简乐伟.测谎结论的证据问题研究[J].证据科学,2010,18(1):5-16. 被引量:14
-
9张斌.测谎技术的科学基础对测谎结论证据可能性的影响[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4):116-122. 被引量:9
-
10朱林林.关于测谎结论的思考——以完善我国测谎证据制度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2006,0(1):92-9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
-
1陈幸欢,陆景亮.民事诉讼测谎隐性适用检视与包容性规制路径——以207份判决书为样本[J].法治论坛,2023(1):299-313. 被引量:1
-
2黄新凤,何松国,陈凯丽,郑可芳,谢步高.心理生理测试技术在鉴定模拟造作伤诈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32(6):593-595.
-
3袁国强.心理测试结论证据资格问题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30(2):79-86. 被引量:1
-
1冯绍雷.关于当前国际局势与独联体国家的发展前景[J].今日前苏联东欧,1992(2):1-4.
-
2杨希钺.独联体国家的民族矛盾[J].苏联研究,1992(2):15-17.
-
3赵军.独联体国家打击犯罪的措施[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6):89-91.
-
4L.布斯尼斯基,胡图.2002年的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发展道路大相径庭[J].国外社会科学,2003(6):92-92.
-
5聂书岭.普京总统号召独联体国家实行一体化[J].中亚信息,2004(7):28-28.
-
6李斌.独联体国家专利法介绍:乌克兰[J].管理观察,1996,0(8):20-21.
-
7柴振荣.独联体国家立法中对工伤损害赔偿问题的调整[J].管理观察,1996,0(12):24-24.
-
8冰.《中国在后苏联空间》[J].国外社会科学,2013(5):47-47.
-
9巨慧慧.独联体国家共产党面临的挑战[J].学术交流,2017(5):221-221.
-
10独联体三国突变根本原因在国内[J].政工研究动态,2005,0(11):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