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共9页
Historical Review
同被引文献307
-
1朱荫贵.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J].史林,2008(3):34-42. 被引量:12
-
2韩国磐.从均田制到庄园经济的变化[J].历史研究,1959(5):29-64. 被引量:8
-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商兑之一[J].历史研究,1954(1):17-32. 被引量:27
-
4李锡厚.宋代私有田宅的亲邻权利[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47-55. 被引量:13
-
5王家范.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产权“国有”性质辩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21-29. 被引量:19
-
6杨师群.汉唐间社会财产私有权问题考论[J].学术月刊,1999,31(8):85-92. 被引量:1
-
7丁栋虹.中国封建社会土地产权制度性质质疑[J].南京社会科学,1999(8):40-45. 被引量:7
-
8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对中国经济史的一种新的尝试性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8(6):12-25. 被引量:21
-
9杨师群.论东周秦代社会财产私有权问题[J].学术月刊,1998,30(5):68-74. 被引量:3
-
10刘正祥,徐精鹏.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J].社会科学研究,1998(4):110-11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9
-
1孙兆霞,张建.地方社会与国家历史的长时段型塑——《吉昌契约文书汇编》价值初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41-46. 被引量:8
-
2王昉.王有制思想对中国土地产权结构的影响[J].探求,2002(5):42-44.
-
3王琦.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演进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4):11-18. 被引量:10
-
4许晓青.“权力”与“利益”的博弈——读《中国历史通论》有关农业“产权”问题有感[J].历史教学问题,2001(3):55-57.
-
5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的政治性周期与逆向运作[J].史林,2001(4):63-74. 被引量:9
-
6郭栋.揭开OBD神秘的面纱(四)[J].汽车维修技师,2006(10):60-61.
-
7石莹,赵昊鲁.从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权分离理论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之争——对土地“公有”还是“私有”的经济史分析[J].经济评论,2007(2):46-50. 被引量:14
-
8石莹,赵昊鲁.从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权分离理论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之争——对土地“公有”还是“私有”的经济史分析[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7):29-34.
-
9赵泉民.二重社会制度结构的困厄——对20世纪中国乡村合作经济困境的一种尝试性诠释[J].财经研究,2007,33(9):38-48. 被引量:1
-
10赵泉民.二重社会制度结构的困厄——对20世纪中国乡村合作经济困境的一种尝试性诠释[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12):80-86.
二级引证文献109
-
1程毅.战后南京银行业的复员及其后续发展述论(1945—1949)[J].近代中国,2019(2):179-204.
-
2杨潇.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契约文书研究述评[J].法律史评论,2020(2):107-122. 被引量:3
-
3郎旭华,冒佩华.中国共产党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独特优势-基于百年金融治理经验和逻辑的思考[J].财经研究,2021,47(11):4-19. 被引量:7
-
4钟祥财.中国近代研究经济思想史的方法论特点:以梁启超为例[J].财经研究,2010,36(8):36-45. 被引量:3
-
5汪志国.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6):76-82. 被引量:3
-
6李义奇.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3):88-99. 被引量:26
-
7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活动[J].中国城市经济,2005(5):40-44.
-
8杨集才.写披露性新闻检验记者道德勇气[J].记者摇篮,2005(6):58-58. 被引量:1
-
9徐琤.效率与稳定:转型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目标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6,18(6):69-72. 被引量:2
-
10赵涛.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基于均衡范式的解释[J].世界经济情况,2007(7):18-22.
-
1“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J].决策探索,2010(9):55-58. 被引量:2
-
2王家范.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产权“国有”性质辩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21-29. 被引量:19
-
3方晓.从西方看中国:中国传统社会再认识[J].读书,2007(12):71-78. 被引量:1
-
4刘吴.农本源考[J].农业考古,1999(3):200-204.
-
5魏德胜.云梦秦简中的官职名[J].中国文化研究,2005(2):31-36. 被引量:2
-
6曹雪琴.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00(6):26-27. 被引量:3
-
7谢海军.嬗变与同化:家族在农村现代化中的走势[J].学习论坛,2002,18(6):23-25. 被引量:1
-
8谢海军.嬗变与同化:家族在农村现代化中的走势[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6):72-74.
-
9臧知非.社会冲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汉土地赋役为例[J].史学月刊,2015(12):17-20.
-
10巩海平.将立法触角伸向农村——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建议[J].发展,2005(5):66-6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