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综述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7,共5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1俞秀成,陈文飞.当前污贿赂罪司法实践中的疑点及认定[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9(2):52-56.
-
2叶亚杰.“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日本刑法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0):351-352.
-
3赵秉志,李希慧.外国及港台法律中受贿罪的比较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6):21-26.
-
4谈棹齐.受贿罪的认定[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0(4Z):61-61.
-
5张杰.身份犯概念探悉[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2):29-31.
-
6史梅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成为伪证罪的教唆犯[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6Z):277-277.
-
7冯凡英.强奸罪非身份犯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6):52-54. 被引量:4
-
8迟永恒,庞虎.无身份者能否成为身份犯之共同正犯再探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3):110-112.
-
9吴飞飞,张李丽.遗弃罪的主体问题研究 以对身份犯否定说之否定为切入点[J].中国检察官,2008(12):50-52.
-
10孟宽,林志军.日本受贿罪刑事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1(19):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