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2-64,共3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
1王乾坤.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J].鲁迅研究月刊,1997(8):7-14. 被引量:3
-
2张足先.试论《呐喊》《彷徨》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J].江汉论坛,1995(12):61-66.
-
3钟灿权.鲁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反省和批判[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S1):4-5. 被引量:1
-
4凌伟荣.论鲁迅的文化选择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关联[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5):98-102.
-
5梅胜利.鲁迅的当代意义——“历史中间物”的存在[J].钦州学院学报,2006,21(5):6-7.
-
6袁少杰.走进鲁迅世界的殊途、同归与超越——柔石、巴人与鲁迅[J].丹东师专学报,2002,24(4):14-18.
-
7王得后.《鲁迅与周作人》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7(1):61-62. 被引量:1
-
8杭间.精神的伸延:裘沙夫妇的"鲁迅世界之图"[J].书摘,2000(3):13-17. 被引量:1
-
9郑元.鲁迅应该笑——喜闻《狂人日记》入百强有感[J].鲁迅世界,2002(4):55-56.
-
10汪晖.《无地彷徨》自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2(10):34-4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