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1999年第8期10-11,共2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同被引文献19
-
1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中国社会科学,1997(4):11-32. 被引量:290
-
2蒋熙辉.刑法解释限度论[J].法学研究,2005,27(4):114-121. 被引量:46
-
3苏彩霞.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J].法学研究,2007,29(2):38-52. 被引量:110
-
4[美]波斯纳 朱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
5[德]卡尔·拉伦茨 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0.
-
6[美]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
7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
8张眉.《立法目的对量刑情节的检验——兼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行为的定性》,《人民法院报》2006年3月20日.
-
9夏明瑛、胡法俊.《如何理解“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江苏经济报》2004年11月24日.
-
10彭箭.《本案是否构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人民法院报》2005年1月17日.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熊樟林.《行政处罚法》主观过错条款适用展开[J].中国法学,2023(2):109-128. 被引量:15
-
2孙皓.僵化与恣意之间:刑事司法决策的经验尺度[J].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00-116. 被引量:5
-
3余丽.“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立法原意探寻[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3):81-84. 被引量:2
-
4徐艳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司法认定[J].商,2015,0(27):230-230.
-
5陈伟,蔡荣.“收受礼金”行为的刑法规制[J].河北法学,2015,33(12):21-30. 被引量:5
-
6王杰.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大适用成因及罪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1):78-83.
-
7甄刘发.以刑释罪的司法实现——以盗窃金融机构的转化型抢劫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3):49-54.
-
8刘司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探究——以两高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J].天中学刊,2018,33(4):32-42. 被引量:2
-
9杨棋,杨瑀,代玥.“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语义的再扩张——以“拼车”现象为切入[J].法制博览,2017(6):52-54.
-
10杨铜铜.大陆法系法律解释方法分类考察[J].法律方法,2015,21(1):98-111.
-
1刘慧萍,张晓梅.试论认定抢劫罪的几个难点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69-70.
-
2杨华.关于“入户抢劫”中“户”的界定[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5):540-540.
-
3“千万别和陌生人说话”[J].领导广角,2003(1):36-36.
-
4李建国,李文军,周起华.浅析“入户抢劫”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8(1):84-86. 被引量:5
-
5李钢.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抢劫并非都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论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z2).
-
6侯国云,陈丽华.有关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3):33-35. 被引量:8
-
7金晓峰.多次挪用公款构成“情节严重"而加重处罚的规定不妥[J].检察实践,2002(1):60-61.
-
8华都.“扒窃入刑”引争议[J].政府法制,2011(19):33-33.
-
9李宿丽.抢劫也要看地方[J].晚报文萃,2009,0(18):76-77.
-
10詹勇.论刑法中的扒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2):128-1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