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坚持实践标准 进一步清除法学教条主义——新中国法学50年及其未来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教条主义倾向很敏感。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曾同法国浅薄的“马克思主义者”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①恩格斯晚年曾同教条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作过不懈的斗争。②20世纪30年代以后,教条主义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大公...
作者
周永坤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42,共12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学原理
实践标准
权力意志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国家与法的理论
清除法
法理学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84
1
刘晓源.
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基本特点[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123-125.
被引量:1
2
童之伟.
再论法理学的更新[J]
.法学研究,1999,21(2):1-19.
被引量:100
3
夏恿.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17-143.
被引量:309
4
马长山.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J]
.求是学刊,1999,26(1):74-77.
被引量:11
5
郭道晖.
多元社会中法的本质与功能——第二次亚洲法哲学大会述评[J]
.中外法学,1999,11(3):101-107.
被引量:47
6
童之伟.
论法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J]
.法学,1999(6):6-10.
被引量:20
7
李玉生.
司法改革运动述评[J]
.南京社会科学,1999(9):49-54.
被引量:4
8
张文显,姚建宗,黄文艺,周永胜.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1-12.
被引量:62
9
蒋立山.
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J]
.中外法学,1998,10(3):16-28.
被引量:117
10
苏力.
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
.法学研究,1998,20(1):1-13.
被引量:251
引证文献
5
1
马学静.
以法学理论的独立性为视角透析中国法学理论的发展方向[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206-207.
2
何勤华.
论新中国法和法学的起步——以“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司法改革运动”为线索[J]
.中国法学,2009(4):131-145.
被引量:39
3
蒋新苗.
法学与法学家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定位[J]
.云南法学,2000,13(1):16-19.
被引量:3
4
贾永健.
谢觉哉保障人权的司法思想研究——以1959—1965年为重点考察期间[J]
.河北法学,2013,31(7):170-176.
被引量:6
5
马长山.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J]
.江苏社会科学,2001(4):31-3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王栋.
礼义新阐:法治中国的本土资源[J]
.思想与文化,2019(1):355-371.
2
彭云翔.
新中国成立70年法院审判机构的时代变革——以组织管理学分析为视角[J]
.司法改革论评,2020(1):119-132.
3
江海平.
论公民的法治素质[J]
.西部法学评论,2002(3):7-12.
被引量:1
4
葛建义.
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法治道路[J]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4):1-5.
被引量:1
5
袁维勤.
论市民社会背景下的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81-85.
被引量:2
6
赖志忠.
中国法治之路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5):32-34.
7
谢冬慧.
法学家的力量——评西方法学家对法制发展的贡献[J]
.法学评论,2007,25(4):19-27.
被引量:7
8
姜涛.
法学通说的文明与法学通说的选择[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3):22-32.
被引量:9
9
丁莉.
论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的贡献及当代启示[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2):76-76.
10
何勤华.
解放思想是法学进步的原动力——为《法学》复刊30周年而作[J]
.法学,2011(11):6-13.
1
刘锡东.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是严肃执法的重要保证[J]
.人大工作通讯,1994(23):13-15.
2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3):248-248.
3
徐汉明.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及其优越性[J]
.政策,2008(10):37-41.
4
廖克林.
资产阶级自然法学派介评[J]
.当代法学,1997,11(1):47-48.
5
孙国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核心[J]
.法学家,2009(5):4-5.
6
石鹏飞,鲁瑛.
权力意志[J]
.群言,2006(1):40-40.
7
姚莉.
能动司法要有程序规制[J]
.法制资讯,2012,0(6):6-6.
8
张扬.
批示治国[J]
.领导文萃,2001,0(5):22-23.
9
薛啸.
权力化的程序应当终结——以赵作海案为例[J]
.青春岁月,2011,0(10):333-333.
10
刘升平.
我对编写《国家与法的理论》一书的初步意见[J]
.法学研究,1962(3):41-44.
被引量:1
法商研究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