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8-12,34,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共引文献20
-
1付琳.从虎林山墓地出土陶尊看苦寨坑窑址的年代[J].三代考古,2018,0(1):56-63.
-
2曾凡.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J].考古学报,1980(3):263-284. 被引量:24
-
3殷非滌.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4):59-90. 被引量:33
-
4傅宪国.论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J].考古学报,1988(1):1-36. 被引量:45
-
5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J].考古学报,1988(4):369-381. 被引量:43
-
6安志敏.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对海东的影响[J].考古,1984(5):439-448. 被引量:24
-
7林清哲.昙石山文化与周邻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J].南方文物,2004(3):16-27. 被引量:3
-
8彭景元.闽南古代农业述略[J].古今农业,2005(2):11-25. 被引量:3
-
9钟礼强.略论昙石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5(6):31-34. 被引量:2
-
10张崇根.再论越族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关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3):6-9.
同被引文献58
-
1臧振华.中国东南海岸史前文化的适应与扩张[J].考古与文物,1999(3):20-33. 被引量:10
-
2蔡保全.从贝丘遗址看福建沿海先民的居住环境与资源开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3):106-111. 被引量:15
-
3蒋廷瑜.广西贝丘遗址的考察与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97(4):57-64. 被引量:9
-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97(5):25-33. 被引量:5
-
5李果.环珠江口新石器时代沙丘遗址的聚落特色[J].考古,1997(2):63-68. 被引量:8
-
6钟礼强.昙石山文化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1):117-121. 被引量:10
-
7靳桂云.史前考古遗址中一种重要的古气候信息载体: 软体动物贝壳[J].东南文化,1999(1):68-71. 被引量:3
-
8郑金星,陈龙.福建闽侯白沙溪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J].考古,1980(4):289-295. 被引量:14
-
9曾凡.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J].考古学报,1980(3):263-284. 被引量:24
-
10韩康信,潘其风.我国拔牙风俗的源流及其意义[J].考古,1981(1):64-76. 被引量:43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有为,林瑞明.福建昙石山遗址出土“塔式壶”考辩[J].文物春秋,2011(5):62-68. 被引量:4
-
2阎根齐.论南海早期疍民的起源与文化特征[J].南海学刊,2015,1(1):75-81. 被引量:3
-
3吴卫.昙石山文化时期的贝制工具研究[J].农业考古,2016,0(3):154-159. 被引量:3
-
4童杰,龚缨晏.井头山遗址在世界史前史研究中的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22(5):137-141. 被引量:3
-
5邱俊杰,任永青,靳建辉,刘海杰,卫俊杰.闽江下游史前聚落遗址域特征及LUCC和人口规模重建[J].热带地理,2023,43(6):1037-1048. 被引量:1
-
1蔡锋.原始手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12-15. 被引量:2
-
2李友谋.我国的原始手工业[J].史学月刊,1983(1):8-14. 被引量:4
-
3王晓.浅谈我国原始社会纺织手工业的起源与发展[J].中原文物,1987(2):98-103. 被引量:3
-
4郑永东.浅谈纺轮及原始纺织[J].平顶山学院学报,1998,15(5):71-72. 被引量:6
-
5钟贤超,向运平,李光云.中国历史上的西部(之二)[J].民族团结,2000(7):22-24.
-
6丁椿寿.彝文与彝族历史文献[J].贵州文史丛刊,1996(5):80-84. 被引量:2
-
7丁清贤,孙德萱,赵连生,张相梅.从濮阳蚌壳龙虎墓的发现谈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J].中原文物,1988(1):45-48. 被引量:6
-
8汪国富.浅析大地湾母系氏族社会[J].丝绸之路,2003(S1):32-35.
-
9白九江.巴渝古文化 大溪遗址与大溪文化[J].红岩春秋,2013(3). 被引量:1
-
10张雄飞,朱建军,何美琪.论炎帝文化蕴含的管理思想[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