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文学和研究文学──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18
-
1徐杰舜,彭兆荣.我非我与“学术浪子”——人类学者访谈之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4-48. 被引量:2
-
2夏敏.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简介[J].民族文学研究,1998,16(2):94-94. 被引量:2
-
3傅道彬.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J].文艺研究,1997(1):80-82. 被引量:10
-
4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J].文艺研究,1997(1):83-85. 被引量:13
-
5彭兆荣.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1997(1):90-92. 被引量:7
-
6邓启耀.浅议文学人类学的一种表述方式[J].思想战线,1997,23(4):22-25. 被引量:4
-
7高丙中,王建民,刘正爱,王宁,赵旭东,汪晖,汪民安,谢仲礼,翁乃群,刘北成,徐鲁亚,吕微.关于《写文化》[J].读书,2007(4):138-143. 被引量:7
-
8赵南荣.《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荐.图书馆杂志,1997,6.
-
9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文化与文本》,叶舒宪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
10《<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杂记》,载赵南荣先生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4337301000423.html,2006年9月1913.
二级引证文献6
-
1苏东晓.人类学批评的文化反思传统与美学形态[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2):504-519.
-
2杨磊.民族志文体的合法性争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18-22. 被引量:3
-
3张思雯.文学人类学的现实价值[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77-82.
-
4石甜.人类学本土化的中国实践十五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08-111.
-
5闫炜炜.文学人类学批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条有效路径——以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114-119.
-
6蔡熙.中国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精神谱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87-94. 被引量:3
-
1彭兆荣.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1997(1):90-92. 被引量:7
-
2彭兆荣.符号策略与“鸟笼”[J].民族艺术,1998(4):163-166.
-
3书林浏览[J].读书,1997,0(6):145-152.
-
4刘文洋.《达·芬奇密码》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阐释[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68-72.
-
5弗朗西斯.斯帕肖特,欧建平.哲学为何忽略了舞蹈[J].文艺研究,1989(3):171-173.
-
6纪颖,杜艳春,王学瑞.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文化批评[J].出版广角,2013(02X):90-91.
-
7付海鸿.唐诗、宋词和歌谣:歌与诗的人类学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11(4):80-82.
-
8徐剑艺.生死黄泉——中国当代乡村小说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之三[J].文艺评论,1993(1):40-46.
-
9徐剑艺.生死黄泉——中国当代乡村小说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之三 下篇:魂归乡土[J].文艺评论,1993(2):44-52.
-
10高文惠.主题学与人类学关系之考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8(5):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