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2-73,共2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刘兴汉.“因果报应”观念与中国话本小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5):28-33. 被引量:17
-
2魏文哲.果报思想与《醒世姻缘传》的主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71-74. 被引量:4
-
3谢伟民.因果报应:中国传统小说的一种内结构模式[J].社会科学辑刊,1988(5):108-112. 被引量:5
-
4陈维昭.因果、色空、宿命观念与明清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61-66. 被引量:1
-
5王连儒.《聊斋志异》之因果报应与宗教辨证[J].明清小说研究,1992(Z1):257-277. 被引量:1
-
6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J].红楼梦学刊,1994(2):119-133. 被引量:4
-
7邹宗良.《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思想新诂[J].蒲松龄研究,1996(2):119-124. 被引量:5
-
8吴波.论因果观念与明清小说的创作[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26(3):32-37. 被引量:3
-
9蔡相宗,蔡斌.《聊斋志异》因果报应思想的剖析与评判[J].蒲松龄研究,2004(3):55-61. 被引量:5
-
10王韬.“团圆”与“因果”——论《五色石》与《八洞天》中的“补天”之道[J].明清小说研究,2004(4):136-141. 被引量:3
-
1徐永丽.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诗歌研究[J].文艺评论,2016(10):28-35.
-
2袁武.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白日梦、巫和原始宗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186-188. 被引量:1
-
3许劲松.《聊斋志异》中因果报应思想论析[J].江淮论坛,1994(6):70-76. 被引量:4
-
4周云龙.唐传奇与魏晋南北朝小说之比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4):28-32.
-
5刘格娟.谈“三言”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及其原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73-175. 被引量:1
-
6邹宗良.《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思想新诂[J].蒲松龄研究,1996(2):119-124. 被引量:5
-
7石麟.略论李渔的拟话本创作[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16(2):73-76.
-
8李平.魏晋南北朝小说所体现的妇女自觉意识[J].大庆社会科学,1995(1):45-46. 被引量:1
-
9曹晖.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婚恋故事中女性形象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4):113-115. 被引量:1
-
10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研究述评[J].文史知识,1996(2):80-8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