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观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1998年第S1期65-68,共4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二级参考文献1
-
1张以文.四书全译[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22
-
1彭莉.语文类公共课的价值取向与课程设置[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267-269.
-
2廉志红,游思慧,郭新华.工科无机化学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z1):36-39. 被引量:1
-
3陈建西,王向东,杨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探折[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1):63-65.
-
4徐晶,尹在峰.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J].科技风,2008(16):119-119.
-
5杨晓宏.高师矩阵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5):87-90. 被引量:4
-
6王嵘.刍议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J].沧桑,2007,0(1):139-140.
-
7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3):30-33. 被引量:13
-
8边志华.将大学物理教学置于素质教育的“平台”上[J].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19(3):4-7. 被引量:1
-
9田方.结合实际探讨公安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99-102. 被引量:4
-
10王孙禺,王晓阳,王宇,罗燕.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9(3):82-93. 被引量:19
-
1俞政,朱灏.多方位加强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244-245. 被引量:2
-
2马飙.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691-695. 被引量:4
-
3刘楚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隐性课程建设[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56-158. 被引量:3
-
4夏欧东,余喜.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302-304. 被引量:6
-
5刘文竹.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作文教学与隐性课程建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0(2):95-96.
-
6那立欣,孙长颢,李颖,牛玉存,陈丽丽,尹慧.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36-1137. 被引量:2
-
7徐超妮.从三个维度强化高校隐性课程建设[J].文教资料,2009(24):167-169. 被引量:1
-
8覃俏丽,常晓宇.关于来华留学生的隐性课程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54-56. 被引量:4
-
9夏日光,杨欢.浅谈高级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12(12):77-79.
-
10孙晓珍.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隐性课程建设[J].价值工程,2011,30(31):160-1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