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3-76,共4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
-
1孙景鹏.现代散文分类论析[J].东吴学术,2020,0(1):74-80. 被引量:2
-
2朱曦.散文的隐喻魅力——兼谈现当代散文的表现特征[J].当代文坛,2001(3):44-45. 被引量:1
-
3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2):36-40. 被引量:67
-
4舒舟.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123-128. 被引量:12
-
5舒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隐喻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27-131. 被引量:5
-
6金立,余月秋.对话、类比和隐喻——《孟子》散文的论辩特性探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4(10):121-126. 被引量:1
-
1周熙娜.论《萝斯莉莉》的诗化特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5):30-31.
-
2桂宏军.论《苔丝》中景物描写的转喻性和隐喻性[J].长城,2011(8):138-139. 被引量:2
-
3程鹏.特别推荐[J].散文诗,2009(19):1-1.
-
4童燕萍.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J].国外文学,1999(2):10-17. 被引量:13
-
5韦器闳.从杨朔到周涛——“散文诗化”刍议[J].写作,2000(10):13-14.
-
6庄克华.诗化的小说——《红楼梦》艺术初探[J].红楼梦学刊,1984(2):61-80. 被引量:1
-
7唐小林.装腔作势的“组合轴”(外一则)[J].文学自由谈,2013(2):38-45.
-
8康怡.鲁讯杂文之独创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88-90.
-
9周晓风.现代诗歌语言的艺术转换[J].当代文坛,1992(3):37-41. 被引量:1
-
10李琳.赤子之心与诗化结构——从主观情致溯源田汉剧作的美学风貌[J].戏剧文学,2008(7):8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