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华人文化的适应、传承与改造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定居在外国的中国移民绝大多数是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他们坚持落叶归根的观念,在居留国执著地弘扬中华文化。当时,多数居留国对华侨实行较宽松的政策,因而支撑华侨社会的三大支柱——社团、学校和报刊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侨文化得以发展和...
作者
黄昆章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29-34,共6页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华人文化
中华文化
印度尼西亚
华文文学
华人政策
民族文化
多元文化政策
居留国
华人社团
华文报刊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1
方建新,傅建辉.
国民政府时期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原因[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20(4):48-50.
被引量:3
2
龙登高.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移植和分异[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8,(8).
3
德哩西塔·昂·西.融合和认同:二次大战之后菲律宾华人的社会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1989,(3).
4
张唐生.《清政府与华侨教育》[J].华侨教育,1983,:34-34.
5
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南洋华侨教育会议报告》,1930年,第22页.
6
陈雯登.《华侨教育的本质》[J].海外月刊,.
7
钱鹤编《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印行,1930年,第491-524页.
8
《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概况》,上海市档案馆:国立暨南大学档案全宗,Y8-1-925.
9
廖文辉.三十年来的马华文化研究(1979—2010)[M]∥廖文辉,伍燕翎.马新学术史研究概览.马来西亚加影: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31—40.
10
何启良.《文化马华:略说马华文化认同是困扰和复归》.
引证文献
3
1
颜春龙.
论海外华文传媒的文化焦虑意识及其历史成因[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88-90.
被引量:1
2
冯翠,夏泉.
1929年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研究: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J]
.东南亚研究,2010(6):72-78.
被引量:2
3
廖文辉.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机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2-2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田园,颜春龙.
跨国移民族群的媒体生态与异域传播——以印尼华文报《国际日报》广告为例[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4-141.
被引量:1
2
颜海波.
民国时期华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考论(1921—1937年)——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
.东南亚研究,2016(1):86-93.
3
王钶媃.
文化继承:从“仪式传播”到“仪式化传播”--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闽南中元普渡”仪式为例[J]
.世界民族,2016(3):94-103.
被引量:7
4
蔡立强,卓高鸿.
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新载体探究 以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为例[J]
.艺术教育,2016(10):263-264.
被引量:2
5
陈宏.
“一带一路”:维系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新纽带——马来西亚文化研究综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2):9-17.
被引量:1
6
蔡立强.
舞狮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现象探究——以马来西亚舞狮传播为例[J]
.体育科学研究,2019,23(3):13-17.
被引量:1
7
王伯余,连凤彬,郭学松.
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的中华文化传播[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4):73-77.
被引量:1
8
任思博.
清代前中期(1644—1840)广西六堡茶技艺变迁与外贸兴衰[J]
.农业考古,2023(2):154-161.
被引量:1
9
康晓娟.
海外二十四节令鼓传播对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启示[J]
.山东体育科技,2023,45(2):36-40.
1
李景端.
华文文学的光彩与魅力[J]
.文化交流,2004(2):66-68.
2
王晓岚.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J]
.校园英语,2016,0(28):209-210.
3
那薇.
德国让人过有尊严的生活[J]
.文化博览,2005(10):32-33.
4
林卫国.
五光十色的泰国社会文化[J]
.沧桑,1997,0(6):44-47.
被引量:1
5
潘亚暾,汪义生.
东西方华文文学论[J]
.上饶师专学报,1992,12(1):38-44.
6
薛永盛,韩来兴.
旅俄华人文化特征及对促进全球性文化融合的思考[J]
.黑河学刊,1998(2):39-43.
7
刘润生.
国外那些叫“中国”的地方[J]
.看世界,2011(7):86-86.
8
叶碧胜.
开发培育文化产业[J]
.今日上海,2000(3):14-14.
9
宋好.
论19世纪外国传教士创办华文报刊的“合儒”策略[J]
.理论界,2011(4):120-122.
被引量:1
10
谭天星.
变异与继承──谈从“华侨文化”到“华人文化”的发展[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14-19.
被引量: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