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指出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趋势。
作者
朱莉琪
方富熹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8年第4期31-35,共5页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关键词
儿童
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
理论
分类号
B848.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58
同被引文献
231
1
武晓伟.
教科书中人物性别差异的课程社会学思考——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2):70-74.
被引量:6
2
陈剑梅.
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73.
被引量:28
3
王春霞.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86-88.
被引量:8
4
卢清,曾彬.
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78-80.
被引量:47
5
郭爱妹,张雷.
西方性别角色态度研究述评[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5):73-76.
被引量:29
6
李少梅.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49-153.
被引量:101
7
钱铭怡,罗珊红,张光健,陈萍,姚萍.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J]
.应用心理学,1999,5(1):14-19.
被引量:54
8
田学红,丁锦红.
儿童认知策略的特征、构成及分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5):111-114.
被引量:3
9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2):47-52.
被引量:87
10
梁丽萍.
论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6):56-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6
1
裴静.
我国幼儿“双性化”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4):83-85.
被引量:1
2
吴彦文.
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71-72.
被引量:5
3
张丽玲.
两难问题儿童对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4):25-29.
被引量:10
4
缪周芬.
女性性别角色的发展[J]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13-16.
被引量:5
5
张丽玲,李凤来,李幼穗.
自然情景下儿童两难对策与价值取向的实验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31-232.
6
张野,杨丽珠.
我国3~6岁儿童个性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4):893-896.
被引量:10
7
林树.
对广告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J]
.心理学报,2005,37(5):694-701.
被引量:14
8
张莉,冯江平.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34-436.
被引量:27
9
荆建华.
媒介传播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J]
.新闻爱好者,2006(02S):47-47.
被引量:2
10
田学岭.
高校师范学生性度取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54-7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8
1
刘姗姗.
应用依恋理论理解、帮助学生和家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8):54-55.
被引量:1
2
王宇宇,王哲,高歌,吴善玉.
父母亲密伴侣暴力暴露对儿童及其家庭的影响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3,46(4):364-367.
3
张加薇,周海丽,梁燕,陈盈.
军训对大一新生心理坚韧性、成就动机、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查分析[J]
.心理月刊,2024(2):60-62.
被引量:1
4
裴静.
我国幼儿“双性化”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4):83-85.
被引量:1
5
刘淑萍,王建军.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浅析[J]
.文教资料,2008(10):149-150.
被引量:6
6
吴彦文.
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71-72.
被引量:5
7
林青.
婴儿的父母和祖辈的教养方式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44-51.
被引量:11
8
叶嘉文.
双性化与现代社会[J]
.科教导刊,2014(14):144-145.
被引量:1
9
张丽玲,鲁丽,李金香.
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研究述评[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0(4):30-33.
被引量:5
10
宋红梅,沈家宏,李保务,向秀珠.
大学生双亲受教育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9):571-572.
被引量:15
1
陈红.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述评[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63-66.
被引量:19
2
刘青青.
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偏好发展的研究综述[J]
.少年儿童研究,2012,0(2X):7-10.
被引量:1
3
朱尧耿.
老年发展的伦理考量[J]
.伦理学研究,2009(1):100-104.
被引量:3
4
赵妙林,许百华.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关理论述评[J]
.应用心理学,2002,8(4):61-64.
被引量:25
5
杨丽珠,董光恒.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被引量:106
心理科学进展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