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含意与成语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含意与成语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穆春玲导师徐盛桓成语表意的特点是其表意的“双层性”,即字面意义具有形象比喻作用或使人联想作用,透过它曲折地表现出仿佛处于内层的真实意义(刘叔新,1982)。本文拟从含意本体论研究的角度,对这一特征进行考察。含意本体论研究表...
作者
穆春玲
徐盛桓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4-55,共2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关键词
隐性表述
汉语成语
显性表述
含意本体论
常规关系
意义生成
字面意义
语言编码
概念意义
字面义
分类号
H313.3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6
1
章宜华,黄建华.
语言学理论对词典释义的影响[J]
.现代外语,2000,23(1):67-76.
被引量:43
2
何自然,阎庄.
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8(3):52-57.
被引量:380
3
李禄兴.
谈汉语学习词典的科学性问题[J]
.辞书研究,1999(5):26-33.
被引量:6
4
G.Liu.
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理论与实践[J]
.辞书研究,1999(5):34-45.
被引量:4
5
章宜华.
语文学习词典的创新与释义问题探讨──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J]
.辞书研究,1999(5):55-64.
被引量:9
6
余心乐.
谈谈对外汉语教材英文注释与说明的“信”与“达”[J]
.世界汉语教学,1997,11(3):57-63.
被引量:15
7
田卫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多维性[J]
.世界汉语教学,1997,11(4):72-79.
被引量:7
8
东信行,刘介人.
词典和语用论[J]
.辞书研究,1981(2):138-148.
被引量:8
9
杨翼.
语用分析在高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世界汉语教学,1995,9(3):76-80.
被引量:10
10
苏宝荣.
“语境”理论与辞书编纂[J]
.辞书研究,2000(3):26-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宗世海,刘晓露.
汉语三字习语的隐喻分析——兼评《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J]
.湖北社会科学,2006(7):107-109.
被引量:1
2
张艳萍.
留学生成语难易梯度研究方法探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0(5):22-27.
被引量:4
3
宗世海.
含意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43-52.
被引量:9
4
张凤芝.
谈语用学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
.辞书研究,2004(3):44-5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马天欢.
语用视角下复述句生成方式的类型考察[J]
.中文信息学报,2021,35(10):32-38.
2
王鸿雁,阿依努尔.艾买提,艾力.木合塔尔.
对外汉语句法教学的三个平面问题[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112-113.
3
刘嵚.
惯用语语义理解的强语境印证作用[J]
.汉语学报,2011(4):81-89.
被引量:5
4
幺书君.
中高级听力理解偏误分析[J]
.海外华文教育,2007(4):26-32.
被引量:2
5
叶爱英.
浅谈英语学习词典中俚语的收译[J]
.科教文汇,2008(15):185-185.
6
李艳洵.
对外汉语中语用学应用的研究述评[J]
.文学教育,2009(24):35-37.
被引量:3
7
王健,王安民.
“监考”一词英译探析[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2):94-97.
8
刘丽莎.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
.北方文学(下),2011(10):148-149.
被引量:1
9
江慧慧.
建国以来的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5):36-40.
10
鞠彩萍.
关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波兰罗兹大学汉语教学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59-63.
被引量:1
1
徐盛桓.
话语的含意性[J]
.外语研究,1996(3):2-9.
被引量:39
2
徐有志,蔡新乐.
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国语,1997,20(3):9-13.
被引量:5
3
梁艳春.
委婉语与含意[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S1):283-289.
4
郑亮.
歇后语研究新探[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71-73.
被引量:2
5
徐盛桓.
含意运用与常规关系意识[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3-7.
被引量:24
6
徐盛桓.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J]
.外国语,1997,20(1):18-25.
被引量:23
7
徐盛桓.
论含意思维[J]
.外语学刊,1997(2):1-6.
被引量:8
8
娄玉,姚春林.
含意本体论与成语翻译[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69-171.
9
钟百超.
我国古代“含意现象”研究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3-136.
被引量:1
10
赵雪予.
含意本体论与翻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131-133.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