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4-65,共2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8
-
1刘建昌.树立崭新媒体形象提高广播电视报整体质量──大连广播电视报改革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1):31-34. 被引量:1
-
2冯道东,张晓方.导入CIS理念 树立电视台良好形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3):49-51. 被引量:1
-
3单运民.广播电视行业形象的确立与塑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17-20. 被引量:2
-
4潘向光.形象:电视评论的力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4):31-33. 被引量:1
-
5用荧屏的整体形象展示时代风貌[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9):69-71. 被引量:1
-
6夏陈安,赵瑜.专业化生存--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2001-2002案例分析[J].视听纵横,2003(1):19-26. 被引量:1
-
7郑品刚.电视台形象需要策划[J].南方电视学刊,2000(2):24-26. 被引量:1
-
8于丹.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9-1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陆臻,张施闻.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短视频“直播带货”探析——以“李佳琦Austin”抖音账号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32(1):153-168.
-
2黄顺铭.努力打造新闻传播学术的强势平台——祝贺《当代传播》创刊20周年[J].当代传播,2005(4):84-86.
-
3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2006,14(09X):16-19. 被引量:33
-
4崔佳,周伯华.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条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07-208. 被引量:1
-
5王淑兰.从“东方卫视”看中国媒介品牌形象建设[J].中国电视,2009(10):66-68. 被引量:1
-
6杨暖暖.探究媒体形象广告[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1):48-49. 被引量:1
-
7姚佩伶.商业街文化符号视觉化设计现状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7):76-77. 被引量:2
-
8李冬英.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媒体形象塑造研究——以《新疆日报》为考察对象[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2):98-101.
-
9李绍巍.媒介拟态环境视野下的河南形象传播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7,22(1):74-78. 被引量:2
-
10宋科林,李慢黎,张晓萍.电视媒体形象广告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39(2):68-69.
-
1任昱.从优秀人品到精品新闻[J].中国地市报人,2012(9):98-99.
-
2杨勇.对典型事迹报道的思考[J].记者摇篮,2013(1):32-33.
-
3刘琪.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91-293. 被引量:2
-
4马张华.试论图书分类法的思想性——兼论思想性 科学性 实用性的关系[J].图书馆建设,1981(3):38-44. 被引量:1
-
5李姝君.主持人的风格与人格[J].采写编,2001(1):28-29.
-
6黄智,张振楣.当记者,人品修养十分重要[J].传媒观察,1997,0(12):18-18.
-
7吕道宁.“出精品”与“正人品”[J].新闻实践,1997,0(6):36-36.
-
8韩猛.茶道中的东方理想[J].全国新书目,2010(15):71-72.
-
9王锋.无产阶级广播学的奠基人——学习列宁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思想[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4,9(S1):16-20. 被引量:2
-
10宗涛.论企业科协秘书长的人品与工作方法[J].科协论坛,2009(1):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