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陈寅恪终其一生,始终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在这方面他最主要的观点是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其一贯擅长的比较方法对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陈寅恪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品格不仅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有关,也与其所承继的精神资源有关。为此他十分强调家族渊源、师承关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认为陶渊明之所以超出“竹林七贤”,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消极避世,而是力创新自然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据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深重苦难,人格受到空前屈辱,皆由于在新时代中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所以王国维只有自杀。
作者 刘克敌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5期8-14,共7页 The Northern Forum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

  • 1.《论语·季氏》[M].,.第172页.
  • 2.《孟子·滕文公下》[M].,..
  • 3李慎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J].《学术界》,2000,.
  • 4胡晓明.《关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主旨与思想寓意研究综述及我见》[EB/OL].“国学网” (www.guoxue.com)之“陈寅恪研究”专栏,.
  • 5陈明.《谁解陈寅恪》[EB/OL].“国学网”(www.guoxue.com)之“陈寅恪研究”专栏,.
  • 6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9-121、111-112、332页.
  • 7萨依德著 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3-54、103、33页.
  • 8康正果.《理清传统和现代衔接的脉络—〈中国知识分子论〉编序》[A].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C].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2页.
  • 10季羡林先生.《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A]..“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C].,..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