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1998年第4期124-125,共2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8
-
1叶朗.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几个问题——《中国美学史大纲》绪论[J].学术月刊,1985,17(8):42-49. 被引量:4
-
2刘宝才.“以水喻人”的学说及其思维方式[J].中国哲学史,2003(1):64-68. 被引量:19
-
3王绍东,张玉祥.五德终始学说中的水德与秦汉政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4):91-96. 被引量:5
-
4黄柏青.中国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45-47. 被引量:2
-
5黄柏青.关于中国美学史真实性的拷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22-25. 被引量:2
-
6刘方.“闲话”与“独语”:宋代诗话的两种叙述话语类型——以《六一诗话》和《沧浪诗话》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08(1):125-128. 被引量:10
-
7皮朝纲,刘方.百年美学:现代与中国传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43-48. 被引量:6
-
8何丽野.水与火:中西哲学的核心隐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J].社会科学,2003(6):86-90.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9
-
1黄柏青.中国美学“经典”文本解释的合法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45-47. 被引量:2
-
2黄柏青.关于中国美学史真实性的拷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22-25. 被引量:2
-
3刘方.“闲话”与“独语”:宋代诗话的两种叙述话语类型——以《六一诗话》和《沧浪诗话》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08(1):125-128. 被引量:10
-
4常俊贤,曹顺仙.先秦时期水伦理思想研究现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132-133.
-
5程勇真.水文化性别色彩探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132-135. 被引量:2
-
6广少奎.先秦水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智慧论析[J].教育研究,2012,33(4):128-133. 被引量:4
-
7娥满.少数民族美学何以可能?[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4):16-18.
-
8杨发军,蒋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水思想与水意象探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5X):123-124. 被引量:2
-
9林华琳.从数据看中国美学史写作的基本内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59(4):131-141.
-
1魏承思.哲学家李泽厚[J].南方人物周刊,2012(43):108-108.
-
2田宏莉.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J].党课,2012(20):65-66.
-
3“传教士与翻译: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J].外国文学,2004(2):95-95.
-
4景雰.接着“天地境界”讲--冯友兰哲学的另一种解读[J].中国哲学史,2010(1):84-92.
-
5吕增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精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3):188-189.
-
6彭建雄,张逸.冯友兰早晚期墨家观之比较[J].青年与社会,2013(3):328-328.
-
7陶德麟.也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对李廉《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一书的简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37-38.
-
8冯田田.论艾儒略的传教风格——以《口铎日抄》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1):144-144.
-
9王政燃.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的哲学思想述要[J].兰台世界(上旬),2013(3):70-71.
-
10崔立锋.贺麟先生对我国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杰出贡献[J].兰台世界(上旬),2014(2):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