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约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说《A&P》赏析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当代五大小说作家之一JohnUpdike的短篇小说《A&P》表现了个体性与人类性之间的美学关系和“中庸”式的文学创作观,并通过对人物、情节的刻画发表了对美国现实社会具有社会学者、哲学家水准的意见。
作者
靳涵身
出处
《外国语文》
1998年第1期27-32,共6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审美道德
模糊体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3
1
赵淳.
爱欲与反动——对约翰·厄普代克《A&P》之主题的思考[J]
.外国语文,1998,23(2):38-41.
被引量:4
2
盛宁.
“冲浪人”厄普代克简论[J]
.当代外国文学,1984,5(1):102-108.
被引量:6
3
高绍邦.
从社会道德视角看短篇小说A&P[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69-71.
被引量:6
4
朱雪峰.
信仰与恐怖:评厄普代克新作《恐怖分子》[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52-56.
被引量:7
5
潘桂林.
相似与共鸣:女性主义与生态学联姻的内在依据[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75-78.
被引量:6
6
郝蕴志.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基督新教[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2):90-94.
被引量:6
7
冯新华.
重写、消费与女性主义——解读厄普代克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4-37.
被引量:1
8
金衡山.
身体的狂欢:厄普代克《夫妇》中欲望乌托邦和享乐主义的双重含义[J]
.当代外国文学,2007,28(2):22-33.
被引量:4
9
宋德发.
父亲·母亲·牛皮癣:厄普代克的童年记忆[J]
.世界文化,2007(7):34-36.
被引量:3
10
黎跃进.
艾略特:诗化的理性与理性的诗化[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82-8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7
1
郭欣.
试析小说《A&P》的文本召唤结构[J]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1):68-71.
被引量:1
2
刘敏,贾芳.
从《恐怖分子》看厄普代克对恐怖主义的解读[J]
.长城,2012(6):122-123.
3
方文开.
论约翰·厄普代克《A&P》中隐含的文化政治修辞[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9(1):39-44.
被引量:7
4
姚石.
超越之维的丧失——对《大西洋─太平洋食品商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115-117.
被引量:2
5
郭定芹.
论厄普代克小说中的意象符码[J]
.求索,2009(3):195-197.
被引量:4
6
ghost ships[J]
.海外英语,2011(1):35-35.
7
周红.
《A&P》的新批评解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4):187-188.
8
尹青.
审美符码视角下《A&P》篇名中译[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117-118.
9
樊文娟.
萨米的精神顿悟及厄普代克的赞美与嘲讽[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9):90-91.
10
郑晓英,周玉忠.
Growth of Sammy and the Hope Shadowed In John Updike's A & P[J]
.海外英语,2011(14):275-27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ghost ships[J]
.海外英语,2011(1):35-35.
2
倪春霞.
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解读《A&P》中的人物形象[J]
.考试周刊,2011(35):24-25.
3
范炜珏.
“海洋情结”的缺失与归依——简析小说A&P“精神荒原”成因[J]
.北方文学(下),2012(2):27-28.
4
毛延生.
“身份焦虑”的话语异化表征——以《A&P》的库助文体学分析为例[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2):200-206.
被引量:7
5
朱艳妮.
论《A&P》中的陌生化手法[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5):85-88.
被引量:1
6
王冰洁.
约翰·厄普代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34(1):58-60.
被引量:1
7
尹青.
审美符码视角下《A&P》篇名中译[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117-118.
8
郑晓英,周玉忠.
Growth of Sammy and the Hope Shadowed In John Updike's A & P[J]
.海外英语,2011(14):275-276.
9
Ma Ju.
A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towards “A & P”[J]
.校园英语,2017(45):253-253.
10
段丽芳.
小说《恐怖分子》的“魔鬼”意象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105-108.
1
韩宗英.
小事重拾[J]
.初中生写作,2015,0(12):32-36.
2
郝燕.
厄普代克《A&P》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J]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2):93-95.
被引量:3
3
朱艳妮.
论《A&P》中的陌生化手法[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5):85-88.
被引量:1
4
荆潇.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简议厄普代克的《A&P》[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6):163-164.
被引量:1
5
上官云.
论“身体写作”的叙事及审美问题[J]
.青年文学家,2011,0(20):16-17.
6
张春华.
从笙野赖子《母亲的缩小》看日本近代的母亲形象[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216-216.
7
周孝正.
关注“风险一代”[J]
.中国经济周刊,2010(2):62-63.
被引量:1
8
曲静.
美貌的力量[J]
.大众科技,1999,0(11):33-34.
9
李亚明.
青年一代的反叛与迷惘——简析约翰·厄普代克的《A&P》[J]
.北方文学(下),2014,0(9):43-44.
10
朱艳妮.
《A&P》的文体学解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6):34-34.
外国语文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