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风气的思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社会风气:含义、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社会风气是一定历史时期或在一定的群体中普遍流行的风尚和习惯,具体表现为道德风貌、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社会风气属于文化范畴。如果我们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风气属于行为文化。 关于社会风气的结构,邓小平指出:“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4页)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政风问题。“整顿领导班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作风整顿好。各级领导人的作风要转变,要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不深入实际的问题。”(同上,第123页)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因此,可以把政风、军风归于党风,或者说政风、军风就是党风的具体的表现。这样,根据邓小平的论述,社会风气的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党风、学风、民风,民风又包括社区风气、行业风气和家风三个维度。在党风、学风、民风的关系中,端正党风是关键。端正党风首先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好的党风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风。”(同上第54页)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1998年第4期15-17,共3页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