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54-58,63,共6页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同被引文献8
-
1李文海.纵横天下事 风雨百年心——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J].求是,1994(15):28-31. 被引量:5
-
2栾兆鹏.李鸿章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
3薛福成.庸庵文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4中国史学会.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M]∥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中法战争(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
5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7编(上)[M].东京博物馆,1897.
-
6[清]贾桢,等.筹办夷务始末[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9.
-
7[日]川崎三郎.日清战史[M].第七编(上).东京博物馆,1897.
-
8贾桢.筹办夷务始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二级引证文献9
-
1谭偲.试析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缓兵之计[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53-55. 被引量:1
-
2姚翠翠.曾氏第二位外交官曾广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30-332.
-
3王宗运,刘敦俊.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J].商洛学院学报,2011,25(5):93-96.
-
4王香莲.评李鸿章对日和局外交思想[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02-304.
-
5谭小雨.评析李鸿章外交及其影响[J].神州,2018,0(18):10-11.
-
6谭偲.缓兵之计:试析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J].湘潮(理论版),2009(9):47-49.
-
7张章.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对日外交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3):111-114. 被引量:1
-
8李天琪.浅析李鸿章外交思想[J].农家参谋,2017(6Z):228-229.
-
9范晓明.现实主义视域下的李鸿章外交探析[J].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6,0(2):41-42.
-
1王维远.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原因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4):82-84.
-
2赵怀普.力量平衡与中东地区冲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2):11-14. 被引量:1
-
3易振龙.论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10-312. 被引量:8
-
4易振龙.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6-167. 被引量:1
-
5叶晓东.1943—1955年美国对德政策的演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130-134.
-
6陆连超.护国公政体的权力结构与议会的改良尝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6):84-89. 被引量:1
-
7杨天宏.苏俄与20年代国民党的派别分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3):86-96. 被引量:6
-
8王涛.1922年湖南省宪法五辨——基于英美宪政经验的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4-79. 被引量:2
-
9王德春.租借法延期援助的政策动机及其后果[J].唐都学刊,2012,28(1):90-95.
-
10杨成良.美国州际协定法律背景的变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5):96-10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