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91-94,共4页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同被引文献43
-
1华谱.《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1(5):76-86. 被引量:12
-
2徐继良,邱远猷.九十年代以来陈独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06-115. 被引量:6
-
3史远香.陈独秀抗战主张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8(2):200-213. 被引量:6
-
4张婷姝.试评陈独秀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2(1):78-83. 被引量:6
-
5林茂生,王洪模,王树棣.应当全面地历史地评价陈独秀[J].教学与研究,1979(3):18-23. 被引量:4
-
6孙其明.陈独秀是否汉奸问题的探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2):24-31. 被引量:3
-
7王易琳.陈独秀与托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2):32-37. 被引量:1
-
8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J].中国文化研究,1996(1):58-62. 被引量:4
-
9史月廷.也谈陈独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J].齐鲁学刊,1983(3):43-49. 被引量:4
-
10张君,唐宝林.陈独秀转向托派和被开除出党问题剖析——兼评《评陈独秀给党中央的三封信》[J].近代史研究,1983(2):135-153. 被引量:3
-
1孙茂生.中国托洛茨基派的兴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88(1):73-80.
-
2杨彦君.布哈林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1(S2):124-140.
-
3房栋.试论陈独秀加入托派的原因[J].阴山学刊,2001,14(4):51-54.
-
4鲁歌.鲁迅对“潜入”党内的“蛀虫”的批判和斗争[J].思想战线,1976,2(6):54-57.
-
5朱晓玲.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7(2):36-38. 被引量:1
-
6朱晓玲.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原因再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0):13-15.
-
7杨君彦.《苏联的左倾反对派》[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1(1):336-337.
-
8卡尔.拉狄克,谷松.胜利的组织者[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4(1):186-193.
-
9唐宝林.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首壮丽赞歌——中国学术界为陈独秀正名的艰难历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17-25. 被引量:4
-
10陆晓禾.关于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与托洛茨基派关系的最新争论述评[J].社会科学,2003(10):28-32.
;